《记忆标本师的逆时救赎》第六章:晶光异动,西域寻踪
记忆档案馆开馆后的第七天,京城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雨水打在档案馆的琉璃瓦上,发出 “滴答滴答” 的声响,如同记忆实体微弱的能量波动。苏盏站在 “百姓记忆区” 的展柜前,手中拿着一块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那块老妇人捐赠的玉佩 —— 自从开馆以来,这枚玉佩上的悲鸣晶就时常闪烁,尤其是在阴雨天,光芒会变得格外明亮,甚至会浮现出模糊的画面碎片。
“还是没有完整的画面吗?” 谢珩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将杯子递给苏盏。他刚从皇宫回来,身上还带着一丝寒气。
苏盏接过热茶,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她轻轻摇了摇头:“还是只有零星的碎片,大多是那位史官被带走时的场景。不过我发现,每次晶光闪烁时,都会伴随着一股微弱的西域风沙气息,就像是…… 记忆在指引我们去往某个地方。”
谢珩闻言,眉头微微皱起:“西域风沙气息?难道这位史官在被流放西域后,还留下了其他的记忆痕迹?” 他走到展柜前,看着玉佩上的悲鸣晶,“之前我们从张老汉的竹简中得知,‘文祸之乱’时被流放西域的史官有七位,可目前档案馆收集到的记忆实体,只对应了其中三位,剩下的四位,至今没有任何线索。”
苏盏放下放大镜,将手中的热茶一饮而尽:“我怀疑,那些失踪的史官记忆,可能都留在了西域。毕竟当年西域爆发瘟疫后,朝廷就封锁了边境,关于那些史官的消息,也从此断了。如果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记忆,或许能拼凑出更多‘文祸之乱’的细节,甚至可能发现秦鹤当年未被揭露的阴谋。”
就在这时,档案馆的侍卫突然急匆匆地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道:“苏大人,谢统领,不好了!‘古籍区’的那些附着暗影雾的古籍,突然开始异动,暗影雾正在不断扩散!”
苏盏和谢珩脸色一变,立刻朝着 “古籍区” 跑去。“古籍区” 位于档案馆的最内侧,存放着从藏珍阁暗格中找到的被篡改古籍,每一本都放在嵌有 “镇史佩” 碎片的檀木柜里。可此时,檀木柜上的 “镇史佩” 碎片光芒变得微弱,柜内的古籍上,黑色的暗影雾如同活物般翻滚,正不断从柜缝中溢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怎么会这样?‘镇史佩’碎片明明能压制暗影雾的!” 谢珩快步走到一个檀木柜前,伸手触摸柜门上的 “镇史佩” 碎片,碎片的温度比平时低了许多,光芒也越来越暗淡。
苏盏仔细观察着暗影雾的流动轨迹,发现所有的暗影雾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 —— 档案馆西侧的墙壁。她快步走到墙壁前,指尖轻轻触碰墙面,突然感受到一股熟悉的能量波动,这股波动与她在黑石岭感受到的痛苦砂能量极为相似,却更加微弱,带着一丝西域的苍凉感。
“这面墙后面,有记忆实体的能量!” 苏盏惊讶地说道,“而且这股能量正在影响暗影雾,让它们失去控制!”
谢珩立刻让人找来工具,沿着苏盏手指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凿开墙壁。随着墙壁被一点点凿开,一股强烈的能量波动扑面而来,墙壁内侧,竟然藏着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上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细沙 —— 正是痛苦砂!
“这是…… 痛苦砂?” 谢珩拿起木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羊皮卷,羊皮卷上,痛苦砂如同细小的珍珠般散落,每一粒细沙都在微微闪烁,散发着微弱的能量。
苏盏接过羊皮卷,小心翼翼地展开。羊皮卷上的字迹是用西域文字书写的,她看不懂,却能通过指尖的触碰,读取到羊皮卷中蕴含的记忆:
一片荒凉的西域沙漠中,几位身着囚服的史官艰难地行走着,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疲惫和绝望,身后跟着押送的士兵。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群身着黑衣的人冲了过来,与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混乱中,一位史官将一卷羊皮卷藏在沙堆里,对着身边的同伴说道:“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一定要让它回到京城,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画面结束时,羊皮卷上的痛苦砂突然变得明亮,与 “古籍区” 的暗影雾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空气中的压抑气息愈发浓重。
“这些痛苦砂,是那些被流放西域的史官留下的!” 苏盏激动地说道,“而且从记忆中可以看出,有人在暗中帮助他们,想要将真相传递回京城!”
谢珩看着羊皮卷上的西域文字,眉头紧锁:“可我们看不懂西域文字,无法知道羊皮卷上具体写了什么。而且这股能量波动越来越强烈,如果不尽快找到源头,恐怕会影响到整个档案馆的记忆实体。”
苏盏沉思片刻,突然想起父亲的手记中曾提到过,景和王朝有一位西域通译,名叫安远,曾在史官府任职,后来因不满秦鹤篡改历史,辞官隐居在京城郊外。“我知道有个人能看懂西域文字!我们现在就去找他!”
两人立刻带着羊皮卷,赶往京城郊外的安远隐居地。安远的隐居地是一座小小的院落,院内种满了西域的沙棘树,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西域客居” 四个字。
苏盏轻轻敲响院门,过了许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打开院门,老人身着西域服饰,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你们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您是安远先生吧?” 苏盏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我是记忆档案馆的记忆官苏盏,这位是禁军统领谢珩。我们有一卷西域羊皮卷,上面记录着重要的历史真相,希望您能帮忙翻译。”
安远闻言,眼中的警惕稍减,他上下打量了苏盏和谢珩一番,最终点了点头:“进来吧。”
院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西域的书籍和文物。安远接过苏盏递来的羊皮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双手也开始微微颤抖。
“安远先生,羊皮卷上写了什么?” 谢珩忍不住问道。
安远放下羊皮卷,长叹一口气,说道:“这卷羊皮卷,是‘文祸之乱’时被流放西域的七位史官共同写下的。他们在流放途中,遇到了西域的一支商队,商队的首领是秦鹤父亲的旧部,名叫墨老。墨老得知他们的遭遇后,决定帮助他们,将他们安置在西域的一座古城中,让他们继续记录历史。”
“古城?” 苏盏心中一动,“您知道这座古城的位置吗?”
安远点了点头,从书架上拿出一张破旧的地图,铺在桌子上:“这座古城名叫‘黄沙城’,位于西域沙漠的深处,传说中是古代西域王国的都城,后来因战乱而废弃。羊皮卷上还提到,七位史官在古城中,将‘文祸之乱’的完整真相,以及秦鹤当年背叛的细节,都记录在了一卷金箔上,藏在古城的宫殿深处,等待着有一天能有人将真相带回京城。”
谢珩看着地图上 “黄沙城” 的位置,眉头紧锁:“西域沙漠环境恶劣,而且黄沙城的位置十分隐蔽,我们想要找到它,恐怕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朝廷对西域边境的封锁还没有解除,我们需要皇帝的旨意,才能顺利前往西域。”
苏盏知道谢珩说的是实话,她沉思片刻,说道:“我们现在就回皇宫,向皇帝禀明情况。‘文祸之乱’的真相还没有完全揭开,那些被流放的史官,也应该得到平反。我相信,皇帝会同意我们前往西域的。”
两人谢过安远,带着羊皮卷和地图,立刻返回皇宫。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到苏盏和谢珩的禀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羊皮卷和地图仔细查看。
“没想到‘文祸之乱’还有这样的隐情,那些史官竟然在西域坚持记录真相……” 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沉重,他沉默了许久,终于说道,“朕准你们前往西域!朕会下旨解除西域边境的封锁,还会派一支禁军随行,保护你们的安全。你们一定要找到黄沙城,将金箔带回京城,为那些史官平反,还历史一个完整的真相!”
“臣遵旨!” 苏盏和谢珩齐声应道,心中充满了激动。
接下来的几天,苏盏和谢珩开始准备前往西域的事宜。他们从档案馆中挑选了一些重要的记忆实体,如那块老妇人的玉佩、张老汉的铜印,还有一些 “镇史佩” 碎片,以防在西域遇到记忆实体相关的危险。同时,谢珩也挑选了一支精锐的禁军,准备随行保护。
出发前一天,苏盏独自来到父亲的旧书房,看着书架上父亲留下的书籍,心中百感交集。她从怀中掏出父亲的手记,轻轻抚摸着封面,低声说道:“父亲,我要去西域了,去寻找那些被流放史官的真相,完成您未完成的心愿。您放心,我一定会将真相带回京城,让所有被冤枉的忠臣都得到平反。”
就在这时,手记突然发出微弱的白光,封面的牛皮上,浮现出一行细小的字迹,这是父亲从未在她面前写过的字:“黄沙城深处,有记忆之源,可助你看清所有真相。”
苏盏惊讶地看着手记上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是父亲的记忆在指引她,父亲的灵魂,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第二天一早,京城的城门外,一支队伍整装待发。苏盏身着轻便的服饰,腰间佩戴着 “镇史佩” 和父亲的手记,谢珩则一身戎装,手持长枪,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皇帝亲自前来送行,将一枚象征皇权的玉佩交给苏盏:“这枚玉佩,可调动沿途的官府,为你们提供帮助。朕等着你们凯旋,等着你们带回真相。”
“臣定不辱使命!” 苏盏接过玉佩,郑重地说道。
随着谢珩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出发,朝着西域的方向前进。马车行驶在官道上,苏盏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京城,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她知道,西域之行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更知道,这是她必须走的路,为了父亲,为了那些被冤枉的史官,为了真实的历史。
队伍走了大约半个月,终于到达了西域边境。边境的守将早已接到皇帝的旨意,亲自前来迎接,并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水源。守将告诉苏盏和谢珩,最近西域沙漠中不太平,常有马贼出没,而且黄沙城附近,还流传着 “记忆诅咒” 的传说,凡是靠近黄沙城的人,都会被里面的记忆实体影响,陷入无尽的幻境。
“记忆诅咒?” 苏盏心中一紧,“您知道这个传说的具体情况吗?”
守将摇了摇头,脸色凝重地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过往的商队说,黄沙城附近的沙漠中,经常能看到闪烁的光点,那些光点会迷惑人的心智,让人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画面,然后永远留在沙漠中。你们一定要小心。”
苏盏和谢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他们知道,这所谓的 “记忆诅咒”,很可能是黄沙城的记忆实体产生的能量波动,那些闪烁的光点,或许就是史官们留下的记忆实体。
休息了一天后,队伍再次出发,进入了西域沙漠。沙漠的环境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恶劣,白天烈日炎炎,气温高得让人喘不过气,晚上则寒风刺骨,到处都是沙丘,很容易迷失方向。苏盏按照安远提供的地图,结合父亲手记中的提示,带领队伍艰难地前进着。
这天傍晚,队伍来到一片巨大的沙丘前,沙丘的顶部,隐约能看到一座古城的轮廓。“那就是黄沙城!” 苏盏激动地说道,手指着沙丘顶部。
谢珩立刻下令队伍停止前进,派几名士兵前去探查。士兵们小心翼翼地爬上沙丘,过了许久,才跑回来禀报:“将军,黄沙城的城门是开着的,城内没有看到人影,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能量,还有很多闪烁的光点,和守将说的一样。”
苏盏和谢珩爬上沙丘,朝着黄沙城望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古城的断壁残垣上,给古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城内的街道上,无数闪烁的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舞,那些光点有蓝色的、白色的、灰色的,正是悲鸣晶、喜悦珠和痛苦砂!
“那些都是史官们留下的记忆实体!” 苏盏激动地说道,“我们终于找到黄沙城了!”
就在这时,城内的光点突然变得明亮,一股强烈的能量波动扑面而来,苏盏和谢珩的眼前,同时浮现出一段清晰的画面:
七位身着囚服的史官,在古城的宫殿中,用金箔记录着历史,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坚定。突然,宫殿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墨老匆匆跑进来,焦急地说道:“秦鹤的人追来了!你们快带着金箔从密道走,我来挡住他们!”
史官们不愿丢下墨老,墨老却笑着说道:“我是秦鹤父亲的旧部,早就该为他赎罪了。你们一定要将真相带回京城,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画面结束时,城内的光点突然朝着苏盏和谢珩飞来,围绕着他们旋转,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墨老……” 苏盏的眼中泛起了泪光,她知道,墨老为了保护史官和真相,牺牲了自己。
谢珩看着眼前的景象,郑重地说道:“我们不能辜负墨老和史官们的牺牲,一定要找到金箔,将真相带回京城!”
苏盏点了点头,带领队伍,朝着黄沙城走去。古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记忆实体,每一个记忆实体都在诉说着史官们的故事,诉说着他们对真相的坚守。苏盏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这些记忆实体,将它们放进特制的容器中,她知道,这些记忆实体,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无价之宝。
队伍来到古城的宫殿前,宫殿的大门紧闭,门上刻着复杂的西域花纹。苏盏走到大门前,指尖轻轻触碰门板,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能量,门板上的花纹开始闪烁,与她腰间的 “镇史佩” 产生了共鸣。
“这扇门,需要‘镇史佩’才能打开!” 苏盏惊喜地说道,她解下腰间的 “镇史佩”,将其放在门板中央的凹槽中。
“咔哒” 一声,门板缓缓打开,宫殿内部的景象映入眼帘。宫殿的正中央,有一个高高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却依旧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苏盏快步走上石台,轻轻打开金色的盒子。盒子里,一卷金色的金箔静静地躺在那里,金箔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却依旧能看清 —— 上面记录着 “文祸之乱” 的完整真相,以及秦鹤当年如何背叛史官、如何参与焚烧竹简、如何篡改历史的全部细节,甚至还记录了秦鹤暗中与西域部落勾结,想要颠覆景和王朝的阴谋!
“找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 苏盏激动地拿起金箔,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有了这卷金箔,就能彻底揭露秦鹤的所有罪行,为所有被冤枉的人平反,让真实的历史永远流传下去。
就在这时,宫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呼喊声:“苏盏、谢珩,你们已经无路可逃了!乖乖交出金箔,或许还能留你们一条全尸!”
苏盏和谢珩脸色一变,他们没想到,秦鹤的余党竟然追来了!
谢珩立刻将苏盏护在身后,手持长枪,警惕地看着宫殿门口:“苏盏,你带着金箔从密道走!我来挡住他们!”
“不行!我不能再丢下你了!” 苏盏坚定地说道,她将金箔藏在怀中,从容器中取出几颗悲鸣晶和喜悦珠,“我们一起战斗!这些记忆实体,会帮助我们的!”
宫殿门口,秦鹤的余党已经冲了进来,他们手持刀剑,眼神凶狠。苏盏将悲鸣晶和喜悦珠掷向空中,口中念道:“以记忆为引,以真相为刃,驱散黑暗,守护光明!”
悲鸣晶和喜悦珠在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坚固的光盾,挡住了秦鹤余党的攻击。谢珩趁机冲了上去,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宫殿内,光芒与刀光交织,记忆实体的能量与敌人的刀剑碰撞,一场关于真相与谎言的最终战斗,正式打响。
苏盏看着战斗的场景,紧紧抱着怀中的金箔,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要带着金箔回到京城,完成墨老和史官们的心愿,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正义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