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回到周家,李改睇和周大海几人已经下班了。

再次见到年轻几十岁的李改睇,尽管周梦已经在路上做了无数的心理准备,却还是控制不住心里的戾气。

李改睇坐在桌边择菜,一抬头就被进门的周梦震了一下。

她不知道,为什么刚刚那一瞬间,居然在这个向来言听计从的女儿身上,感受到了汹涌的杀气。

只是瞬间就消失了。

李改睇安慰自己,可能是车间温度太高,眼花了吧。

她调整好脸上表情,温和地看着周梦,“小梦回来了,饭一会儿就好,你去屋里歇一下,陪你甜甜姐说说话。”

周梦心里暗想,原来如此。

之前,如果哪天自己回家做饭晚了,周大海就丝毫不管不顾的破口大骂。

李改睇不骂人,只是眼神失望地盯着你,直到你恨不得跪下跟她磕头认错,保证再也不会犯错误了为止。

还以为今天这是太阳打哪边出来了,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前世也是这样,李晓妮跑来说出自己考上棉纺厂的消息不一会儿,唐甜甜就来了。

原来她也不知从哪听到,周梦考上正式工的消息,特意过来要名额的。

不过,还没等唐甜甜开口,李改睇就主动把名额递到唐甜甜嘴边了。

婆媳俩因为这件事,日后的生活里相处的那是无比融洽。

前世,李改睇几个在屋里捂死自己,门外望风的就是唐甜甜的背影。

可惜,这次的唐甜甜,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周梦一言不发进了自己屋里。

被几块木板隔断出三平米的简陋空间里,除了一张床板,就是一张木头桌子和一把破破烂烂的椅子。

周梦进来后,唐甜甜正一脸嫌弃地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坐哪。

唐甜甜本来是想来跟周梦搞搞关系的。

她从自己在棉纺厂做会计的小叔那听到,今年的招工考试,名单定好了。

大部分都是棉纺厂自己的职工子弟。

只有一个姓周的,是钢铁厂员工家属。

为这事,还有不少内部员工有意见,说自己厂里员工的孩子都没地安置,厂长还对外招工

唐甜甜的小叔知道,自己这个大侄女最近在和钢铁厂的周军红谈恋爱。

就给侄女露了一嘴,让她打听看看是谁那么幸运,能考上正式职工。

毕竟。

现在正是国家大力提倡上山下乡时期,一个城里正式职工的名额,让不少托关系挤破头的人眼红不已。

唐甜甜当时也是心头一动,饭都没吃就来了周家。

自己和周军红谈了半年恋爱,最近正谈彩礼的事。

要说这周家,也是自己千挑万选的。

周家两口子都是钢铁厂老员工,工资不低不说,还分了两间屋子。

周家三个孩子,一个老大周岚,已经出嫁了,嫁的是食品厂副科长家的儿子,油水多;

小女儿周梦,刚毕业,平时在家少言寡语,干活却是利索的一把好手,最主要的是这周梦长得花容月貌,艳丽无双,一点都不像工人阶级家的孩子;

唯一的男丁就是周军红,在钢铁厂做一级工,长的也是眉清目秀,比较合自己心意。

自己嫁进来,不仅不用倒贴,还能帮衬娘家不少。

前阵子,大姑姐周岚拿回娘家的红糖块,周红军都给了自己。

多少小姐妹羡慕,眼红自己能拿红糖泡水喝。

未来婆婆更是保证,只要自己嫁进来,不仅不让自己干活,还把周红军的钱都给自己把着,分钱不分家。

这对娘家七个兄弟姊妹,天天挤在三十平屋子里的唐甜甜来说,简直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唐甜甜就提了个要求:结婚彩礼“三转”就行,“一响”不要了,但是得再加个正式职工名额。

她知道有点强人所难了,可是,谁让周军红对自己死心塌地。

不逼周家一把,自己怎么能享受好日子。

从自己提出要求到现在,好几天了,周军红都没找自己。

唐甜甜由原来手拿把掐的自信,到忐忑,再到焦虑。

她有心想来问问情况,又怕显得太恨嫁,这几天也是端不住了。

所以今天一听到小叔说的消息,唐甜甜立马就跑过来了。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确定,她就觉得棉纺厂这个姓周的职工名单,就是周梦。

所以,一来周家,她先礼貌地跟未来婆婆打了招呼,又不经意地将周梦考上棉纺厂的事情说了出来。

未来公婆很上道,立马表示要让周梦将这个名额送给唐甜甜。

周军红更是在一旁拍着胸脯赞同。

所以,对周梦的职工名额,唐甜甜是胸有成竹,势在必得。

可是。

谁来告诉她,周梦说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没办法?

她敢不给?

唐甜甜眼眶一红,泪要落下。

周军红看不得心上人难过,将饭碗一放,筷子拍在桌子上,“小梦,你是不是不愿意?大哥不白要你的,以后大哥和你嫂子有能耐了,也会帮你。

自家人不都是互相帮来帮去,你这么藏着掖着就没意思了。”

周梦慢条斯理地咽下口中饭菜,头也不抬地说道:“我说没办法就是没办法,我不知道甜甜姐从哪听到的风声。

但是我敢保证那名单上绝不会有我的名字,因为我压根没去考试。”

周家人愣住了。

李改睇在刚刚心里打了半天的草稿,都不知道要怎么发挥。

等周梦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展开放到桌子上。

周家人更是呆愣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那是下乡通知书,上面端端正正写的周梦的大名。

李改睇结结巴巴地问:“你从哪找的户口本?”

见鬼了。

李招娣本来打算,就算周梦考不上职工,就赶紧把她嫁出去。

人选自己都打听好了,是下面村镇上一个副镇长家的儿子,虽然有点傻有点瘫,但是彩礼给的多。

媒人不仅保证能给三转一响,还额外多加五百的彩礼和一百斤粮票。

这样不仅大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不用愁,还有余富的。

可是,这个死丫头是从哪找出来的户口去报名下乡的?

她走了,自己收了那一百块的定金怎么办?

钱都寄给文文了,自己上哪再去凑一百块钱还人家。

想到自己亲生女儿,李改睇就心头一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