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腊月的寒风卷着雪粒子,狠狠砸在小院的木门上,发出“呜呜”的声响。林晚星却没心思管窗外的风雪,正趴在桌上核对被服厂送来的布料清单——这是合作后的第一批原料,五十米深灰厚棉布,要赶在月底前做成二十五件成人棉袄交货。

“妈,我帮你数布料!”小石头放下刚写完的作业,搬来小凳子坐在旁边,小手捏着软尺,认真地量着布料长度。他最近学会了算术,正好能帮林晚星核对尺寸,虽然偶尔会数错,但那股认真劲儿,让林晚星心里暖暖的。

“小心点,别把布料扯坏了。”林晚星笑着提醒,指尖飞快地在纸上记录数据。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张大娘的喊声:“晚星!快开门!出事了!”

林晚星心里一紧,连忙跑去开门。只见张大娘顶着一头雪,脸色焦急:“刚才我去镇上买菜,听被服厂的工人说,他们厂里的缝纫机坏了,本来要给你送的棉絮,现在没法按时送过来了!你这棉袄要是没棉絮,可怎么交货啊?”

林晚星手里的清单“啪”地掉在地上。二十五件棉袄,需要足足三十斤棉絮,现在离交货只剩十天,要是找不到棉絮,不仅要违约,还会影响以后的合作。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娘,您知道哪里还能买到棉絮吗?”

“镇上的供销社早就卖完了,我听人说邻镇的供销社还有点存货,但不知道够不够。”张大娘皱着眉说,“要不我跟你一起去邻镇看看?”

“好!我们现在就去!”林晚星连忙披上棉袄,又给小石头裹紧围巾,嘱咐道,“石头,你在家乖乖写作业,妈去邻镇买东西,很快就回来。”

小石头懂事地点点头:“妈,你路上小心,别冻着。”

林晚星和张大娘顶着风雪,徒步往邻镇赶。路上的积雪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格外艰难,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疼得厉害。张大娘年纪大了,走了没一会儿就喘起粗气,林晚星想扶着她休息,她却摆了摆手:“没事,我还走得动,早点找到棉絮,你心里也踏实。”

两人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邻镇供销社。可一问才知道,棉絮只剩十斤,根本不够用。林晚星的心沉到了谷底,张大娘也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违约吧?”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供销社的售货员突然说:“你们要是不嫌弃,我知道村里有几户人家,家里存着旧棉絮,都是以前做棉袄剩下的,你们可以去问问,说不定能凑够。”

林晚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问清地址,跟着张大娘往村里跑。她们挨家挨户地敲门,说明来意后,村民们都很热情——有的拿出攒了好几年的旧棉絮,有的还帮忙联系其他有棉絮的人家。到了傍晚,竟然真的凑够了三十斤棉絮。

“太谢谢你们了!”林晚星感激地给村民们付钱,眼眶却忍不住发红。这些旧棉絮虽然不如新棉絮蓬松,但在这个时候,却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回去的路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风雪也更大了。张大娘怕林晚星累着,主动帮她拎着棉絮:“你别担心,有我们帮你,肯定能按时交货。明天我叫上王婶、张姨,咱们一起帮你做棉袄。”

回到小院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小石头正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冻得瑟瑟发抖,看到林晚星,连忙跑过来:“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担心你。”

林晚星心疼地把儿子搂进怀里,摸了摸他冻得冰凉的小脸:“对不起,让你等这么久。”

第二天一早,张大娘、王婶和张姨就带着针线筐来了。看到堆在屋里的棉絮,王婶笑着说:“这点活儿不算啥,咱们分工合作,肯定能赶完。”张姨则拿起棉絮,开始分拣:“这些旧棉絮得挑挑,把里面的碎渣子去掉,不然做出来的棉袄不舒服。”

林晚星心里满是感激,连忙给她们倒了热水,又拿出之前买的红糖,冲了红糖水给她们暖身子。小石头也没闲着,帮着递针线、理布料,还时不时给几位大娘捶捶背,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院门口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林晚星抬头一看,竟是沈庭舟,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包。

“沈医生?这么冷的天,您怎么来了?”林晚星惊讶地问。

沈庭舟擦了擦脸上的雪,笑着说:“我听说你缺棉絮,特意去乡下收了点新棉絮,给你送过来。”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二十斤蓬松的新棉絮,“不知道够不够,要是不够,我再去想想办法。”

“够了!够了!太谢谢您了!”林晚星接过棉絮,心里暖得发烫。有了新棉絮,做出来的棉袄会更暖和,也能让被服厂更满意。

张大娘走过来,笑着对沈庭舟说:“沈医生,你可真是及时雨啊!有你帮忙,晚星这订单肯定能顺利完成。”

沈庭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看了看屋里的进度:“我也来帮忙吧,整理棉絮我还是会的。”说着,就拿起新棉絮,开始分拣。

有了沈庭舟和几位大娘的帮忙,进度快了不少。白天,大家一起裁剪布料、填充棉絮、缝合棉袄;晚上,林晚星和沈庭舟还会加班缝袖口和领口,这些细节活儿需要格外细心,容不得半点马虎。

小石头每天放学回来,都会给大家端茶倒水,还会把自己的水果糖分给大家吃。小院里虽然忙碌,却充满了温馨的烟火气,连窗外的风雪都显得不那么冷了。

到了交货前一天,二十五件棉袄终于全部做好了。林晚星把棉袄叠得整整齐齐,每件都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瑕疵。张大娘看着叠好的棉袄,笑着说:“晚星,你看这些棉袄,多板正!被服厂的人肯定满意。”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租了辆三轮车,把棉袄送到被服厂。赵刚看到棉袄,惊讶地说:“林同志,你竟然真的按时做出来了!我还以为你会赶不上呢。”他拿起一件棉袄,翻看了一下针脚和棉絮,满意地说:“做得太好了!针脚细密,棉絮也填得均匀,比我们厂里的工人做得还好!”

林晚星松了口气,笑着说:“多亏了乡亲们和沈医生帮忙,不然我肯定赶不上。”

赵刚拍了拍林晚星的肩膀:“你真是个能干的姑娘!以后我们被服厂的棉袄订单,都交给你做!这是这次的工钱,一共两百块,你点点。”

林晚星接过钱,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是她跟被服厂合作的第一笔工钱,也是她靠自己的双手,挣到的最大一笔钱。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两百块钱,更是对她手艺的认可,也是她和小石头未来生活的希望。

从被服厂回来,林晚星特意去镇上买了肉和菜,还买了几匹花布,打算给张大娘、王婶和张姨各做一件新棉袄,感谢她们的帮忙。回到小院时,几位大娘和沈庭舟都在等着她,看到她手里的东西,张大娘笑着说:“看你这高兴的样子,肯定是顺利交货了吧?”

“嗯!顺利交货了,赵同志还说以后的订单都交给我做!”林晚星兴奋地说,“今天我做顿好吃的,感谢大家的帮忙。”

傍晚,小院里飘着饭菜的香味。红烧肉、炒青菜、鸡蛋汤,摆了满满一桌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窗外的风雪似乎也被这温馨的氛围融化了。

林晚星看着身边的人,心里满是感激。重生到这个年代,她遇到了太多善良的人——热心的邻里、仗义的沈庭舟、信任她的赵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忙,她才能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更好的生活。

小石头坐在林晚星身边,捧着碗,吃得津津有味。他抬头看了看林晚星,又看了看身边的人,小声说:“妈,我觉得现在好幸福啊。”

林晚星摸了摸儿子的头,眼眶有些湿润。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儿子在身边,有善良的人相伴,靠自己的双手,挣来安稳幸福的日子。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