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3. 胡适之母冯顺弟:培养“千里马”

母亲是那么的无私、无畏、无言。用她辛勤的无微不至的汗水,浇灌了孩子成长的参天大树,用一双柔弱的臂膀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子自由的呼吸伸展。胡适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却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培养了一匹“千里马”……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和《胡适文存》等。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

教子“三省吾身”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对于孩子来说,懂得自我反省是成长的一个秘诀。一个不会自我反省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在胡适4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了。从此,母亲就担当起教育子女的重任。胡适的父亲生前经常教妻子冯顺弟读儒书,冯顺弟受丈夫的影响很深,她将丈夫的教诲记在了心中。通过学习,她深谙反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子的时候,特别注意培养胡适自我反省的能力。

她记得丈夫教过她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她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就拿来勉励、鞭策儿子胡适。每天临睡之前,胡母便坐在床沿上,叫儿子站在床前搁脚板上,让儿子学着古人的做法来“三省吾身”——今日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等等。

胡母在督促儿子“三省”之后,又对儿子细细讲述他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说:“你总要跟得上你父亲的脚步,他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你要学他,不要给他丢脸。”一次说着说着,母亲动了感情,想起养育儿子的艰难、还有丈夫生前的好处,不觉眼圈都红了起来,几乎掉下泪来。

小胡适看见母亲这样伤心,他拉着母亲的手,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她。这一刻,他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听母亲的话,求知上进,给父亲也给母亲争口气。

有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母亲,是胡适的福气。自我反省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一个遇事懂得反省自身的人,比起一个凡事总会责怪别人、抱怨外部环境的人来说,要有智慧得多。

反省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学会自我反省,才能走向成功。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它的道理,我们没有办法左右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我们通过反省来照见自己的错误,可以通过反省来完善自己。

只有牢记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在成长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要让孩子勇敢面对在学习和生活中缺点,让他懂得任何的推脱和逃避都给自己埋下了隐患。要知道,错误不改正,永远都是自己的。

父母也要明白,孩子如果没有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那他自我反省的能力也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这时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教子点睛: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一味给予斥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容易使孩子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时,父母要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让他明辨自己的过失。要引导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发出真正的反省之心,才会有可能真心地去改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