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原文】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大意】做官虽讲才学,但必须以德行为本。

墨子认为君子修身要一切以德行为本,他非常注意品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孔子有句话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正直之人。

所谓“德”就是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与“德”并重,形容一个人最好的词语就是“德才兼备”。

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他们甚至还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想获得别人的好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将是必然的。

但必须知道,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儿们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会上,无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还是办妥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如果被无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人生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在外国名人当中也不乏以德立身的人。富兰克林就是一例。

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为自己制定了13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遵守,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不因为饮酒而误事。

(2)缄默:讲话要利人利己,避免浪费时间的琐碎闲读。

(3)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时间表,办公桌上永远都不零乱。

(4)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5)节约:除非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好处,否则不要乱花钱,不要养成浪费的习惯。

(6)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永不间断。

(7)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8)正义:不做任何伤害或者忽略别人利益的事。

(9)中庸:避免极端的态度,克制对别人的怨恨情绪,尤其要克制冲动。

(10)清洁:不能忍受身体、衣服或住宅的不清洁。

(11)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12)贞洁:要清心寡欲,如果不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或者是为了传宗接代,尽量少行房事。绝不做任何干扰自己或别人安静生活的事,也不做任何有损于自己和别人名誉的事情。

(13)谦逊:要向耶稣和苏格拉底学习。

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德的前提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做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损人利己。

当你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感谢许多值得感谢的东西时,也别忘了感谢自己。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才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父母。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