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李清上任代县长后的第二周,各项工作逐步展开,阻力也随之而来。

周一早晨的县长碰头会上,气氛明显比上周紧张。当讨论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时,分歧出现了。

“李县长,我理解您想快速改变阜县农业面貌的迫切心情。”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孙伟话中有话,“但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步子太大容易出问题。”

财政局局长紧接着说:“县财政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配套资金。光是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就需要几百万,哪还有钱搞什么设施农业?”

李清平静地回应:“资金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一方面我们可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引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关键是我们要有好的项目和规划。”

会议室里一阵窃窃私语。显然,不少人认为这只是年轻县长的异想天开。

散会后,李清把孙伟留下来:“孙县长,我知道您担心什么。这样吧,我们先搞几个试点,成功后再推广。您看怎么样?”

孙伟略显意外,点头道:“试点的话我可以支持。但选点要谨慎,不能失败。”

“好,那就先从河湾乡开始。我比较熟悉那里情况,群众基础也好。”李清说。

下午,李清带队前往河湾乡调研。故地重游,他感受到乡亲们的热情,也听到了他们的担忧。

在张家村召开的村民座谈会上,老农张大爷直言不讳:“李县长,不是我们不相信您,可是种了一辈子玉米小麦,突然要改种蔬菜水果,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李清没有空讲大道理,而是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和已经成功转型的种植大户,现场说法解惑。同时,他承诺县政府将帮助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开拓销售渠道,并设立风险保障基金。

实实在在的措施打消了部分群众的顾虑,河湾乡率先启动了千亩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但资金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赵建国从市里争取到了500万元资金,但距实际需求仍有很大缺口。

回县城的路上,李清一直在思考资金问题。突然,他想起大学同学王磊现在省农业银行工作,立即拨通了电话。

“老同学,听说你高升了?”王磊在电话里笑道,“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李清开门见山,“我们县有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缺资金,想看看省农行能不能支持。”

王磊沉吟片刻:“这样吧,下周省里要召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座谈会,你可以来参加,当面跟行长们推介一下。”

这个机会让李清眼前一亮。回办公室后,他立即组织人员精心准备汇报材料。

周三上午,李清正在审阅材料,小张匆忙进来:“李县长,出事了!红旗水库下游几个村的村民把调查组驻地围住了,说要讨个说法!”

李清立即赶往现场。招待所外,几十个村民情绪激动,与工作人员对峙着。

“为什么调查还没结果?” “是不是官官相护?” “今天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不走!”

李清走到人群前,大声说:“乡亲们,我是县长李清。大家有什么诉求可以跟我说,但请保持冷静。”

见到县长来了,人群稍微平静下来。一位老人站出来:“李县长,我们不是来闹事的。只是水库问题关系我们身家性命,调查这么久没结果,大家心里慌啊。”

李清理解地点点头:“老人家,我理解大家的心情。调查需要时间,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无论涉及到谁,一定一查到底,给大家一个交代。同时,水库应急除险工程已经启动,确保安全度汛。”

安抚好群众后,李清找到孙振国组长:“孙组长,调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孙振国叹了口气:“确实有阻力。有些证据链不完整,关键证人不是突然改口就是联系不上。看来有人在做手脚啊。”

李清沉思片刻:“孙组长,我有个想法。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下午,李清召开了一个特别的会议,邀请调查组和县纪委、检察院、审计局负责人参加。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打破调查僵局。

“我认为,应该双管齐下。”李清提出建议,“一方面继续深入调查;另一方面先从已经明确的问题入手,该处理的处理,该整改的整改,用实际行动表明县委县政府的决心。”

这个思路得到多数人赞同。会议决定:对红旗水库项目立即启动审计程序;对已发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先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对水库应急除险工程,特事特办,加快进度。

会议结束后,李清又接到了一个意外电话——是市委副书记的秘书打来的,说副书记明天要来阜县调研。

这个消息让李清警觉起来。市委副书记周海洋分管组织工作,平时很少下县区调研,这个时候来阜县,目的不言而喻。

第二天,周副书记果然如期而至。在听取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后,他看似随意地提到:“红旗水库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有问题要查,但也要注意稳定干部队伍情绪嘛。不能因为个别问题,影响全县发展大局。”

中午就餐时,周副书记特意让李清坐在身边,低声说:“小李啊,你还年轻,前途无量。有些事情要把握好度,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懂得灵活处理。”

李清恭敬地回答:“周书记教诲的是。我一定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

送走周副书记,赵建国来到李清办公室:“李县长,周副书记的话您也听到了。红旗水库的事情,是不是…”

李清抬手打断:“赵县长,红旗水库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这个底线不能突破。不管压力来自哪里,我们必须一查到底。”

赵建国看着李清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会做好分管工作。”

资金问题终于有了转机。省里召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座谈会那天,李清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重点介绍了阜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资金需求。

会议期间,李清抓住会休时间,主动向各大银行负责人推介项目。他的真诚和专业打动了省农业银行行长。会后第二天,省农行就派专家组到阜县考察。

考察结束后,农行初步承诺提供3000万元信贷额度,支持阜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消息传回,全县振奋。这也让许多原本对李清能力存疑的干部刮目相看。

然而,李清没有时间庆祝。在周五的县长办公会上,他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我认为,仅仅解决资金问题还不够。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阜县的发展理念和营商环境。我建议开展‘效能革命’,大幅精简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这个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引发了激烈讨论。

“李县长,改革是好事,但会不会太急了?” “很多审批事项是上面规定的,我们没法精简啊。”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事得慎重。”

李清耐心听取各方意见,最后说:“我理解大家的顾虑。但我们想想:为什么阜县长期落后?为什么好项目不愿来?除了客观条件,营商环境是不是个重要因素?改革肯定有阻力,但只要我们认定是对的,就要勇敢推进。”

会后,李清独自在办公室思考到深夜。他深知,自己推动的每一项改革都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招致更多的反对和阻力。

但当他想起阜县百姓期盼的眼神,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时,手机响起,是孙振国组长打来的:“李县长,调查有重大突破!我们找到了关键证据,可能涉及到…”

听着电话那头的叙述,李清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他意识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挂掉电话,李清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阜县城。霓虹闪烁下,这座城市既宁静又暗流涌动。

他知道,自己正处在风暴的中心,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这个县的未来。而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