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这铁管子是啥?既不像炮又没见着填弹口……”孔捷刚伸手就被李云龙一爪子拍开。

“土老帽!这叫火箭筒,往后头塞炮弹的!”

“早知你这么丢人现眼,老子就不带你来了。”

孔捷讪笑着摸烟袋,忽然想起烟丝早被李云龙抖落光了,只好干搓手指头。

武阳瞅着这俩活宝斗嘴,乐得直摇头。

当年看电视剧时就爱看晋西北铁三角斗法。

转身又掀开墙角堆着的木箱。

掌心托着枚比鬼子手雷更精巧的铁疙瘩。

“防御型手雷,专治各种不服。”

“别看个头小,里头藏着一千多颗钢珠。”

“落地开花时,六米内的活物都得变成筛子!”

武阳咧嘴冲两人一笑:”待会试试火力,两千发炮弹都在这儿了!”

听到这话,两人反倒平静下来。

今天武阳给的惊喜实在太多,再多一件也不意外。

“跟我来,给你们看点更厉害的!”

不等回应,武阳就带他们走进隔壁。

门一开,六三式火箭炮的轮廓立刻映入眼帘。

这下可炸了锅。

他们亲眼见过这东西的威力——十二发齐射能把整片地皮掀翻。

两人快步上前,手指轻抚炮管,那谨慎的样子就像在触碰新娘的脸颊。

李云龙几乎把脸贴到炮筒上,高声嚷道:”老弟,今儿可算长见识了!我老李活这么大,头回见着这么多好东西!”

孔捷更加激动,盯着炮管喃喃道:”当年要有这宝贝,杨村的鬼子一个都跑不掉……可惜我那两百弟兄,只能用血肉挡子弹……”

武阳听得心头沉重。

要是早到半天,或许能少牺牲些兄弟,甚至打鬼子个措手不及。

“孔团长,往前看。

“他拍拍对方肩膀,”有了这些装备,弟兄们再不用拿命扛子弹了。”

李云龙突然严肃起来。

他知道没有白得的好处。

“武阳兄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他拍着火箭炮底座,”这些装备我们全要,该付的代价一分不少。

你划个道,就是要我老李的脑袋,我也给你摘得干干净净!”

孔捷用力点头。

这批武器太重要了,能让独立团在晋西北横着走!

看着两人真诚的目光,武阳忽然觉得来这亮剑世界值了。

比起现实中的尔虞我诈,这两个直爽的老兵更对他脾气。

“李家村那趟活,我只要古董字画和家具首饰。

“他伸出五指,”金银对半分,粮食全归你们——我一粒都不要。”

李云龙和孔捷对视一眼,满脸惊讶。

他们原以为武阳会要刘家庄的一切,没想到只要了李家庄的古玩。

这些在战乱年代根本不值钱,难道他是个收藏家?

更意外的是,金银他要平分,而最珍贵的粮食全给了独立团。

这年头粮食比命还金贵,多少人为了口吃的能拼命。

听完条件,两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这批武器要是卖给国军,不知要花多少金条。

“武阳兄弟,”李云龙忍不住问,”你这么交易,真不会亏本?”

***

这两天武阳也没闲着,暗中查探刘家庄刘老太爷的底细。

刘氏家族自明代便是显赫门第,祖辈历代皆为朝廷命官。

入清后随晋商风潮转向商贾之道,凭借族人勤勉经营,很快聚敛了万贯家财。

时逢清末动荡,族人渐趋守成享乐,家道遂见衰落。

及至刘老太爷执掌家业,为保全祖产无所不用其极。

他大肆侵吞良田盘剥佃户,蓄养流寇残兵充作爪牙,更谄媚日寇进献钱粮,使其子谋得伪军团长官职。

虽刘家声势大不如前,然百年根基犹在,仍是方圆百里首屈一指的豪绅。

这等累世望族,府中岂无传世珍玩?何况祖上曾居庙堂之高。

若能觅得几件官窑瓷器或明清家具,此番便是稳赚不赔——毕竟时值1966年之前,世间尚存诸多传世精品。

纵无稀世珍宝,单是刘家窖藏的金银便已稳保本钱。

武阳心中早有盘算,此桩买卖稳赚不赔。

区区钱财何足挂齿?为八路军筹措军械本是分内之事。

寻常人尚知此理,遑论他这等退役老兵。

“利禄皆浮云,”武阳对二人朗笑道,”弟兄情义重!”

李云龙与孔捷闻言反倒局促起来,自觉承了武阳莫大人情。

“妥!依你所言!”李云龙击掌定夺,”刘家古董归你,粮秣归独立团,金银各半。

武阳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李云龙扬声喝令:”速速装车!”

他招呼院中休整的战士们集结待命。

众人望见那些樟木箱笼,心下皆明内藏何物,个个干劲十足。

李云龙指挥数十兵勇,将各式军械搬上马车。

“都给老子把紧口风!倘若走漏消息——”

“尤其瞒住旅长!否则这些宝贝早飞了!”

“新来的政委也暂不相告!”李云龙着重补充。

战士们这才恍然,原来这批军火尽归独立团所有,顿时欢呼雷动。

军人谁不渴求精良武器抗日杀敌?若能装备胜过友军,面上自然光彩倍增。

“团长放心!哪个多嘴,老子先撕了他的嘴!”搬运AK47的木箱的排长扯嗓喊道。

“绝不漏半个字!”

“乱说话就打断他的腿!”

士兵们争先恐后地表忠心,这声”团长”叫得情真意切。

行伍之人最敬重何种将领?自是能征善战、护犊子的狠角色。

李云龙苍云岭击毙坂田、击溃联队的威名,早已传遍晋西北。

眼前这批军火,恰是其能耐的明证。

先前因换将引发的不满,此刻早抛诸脑后。

“嘿——哟!”两名赤膊壮汉正搬运火箭炮筒。

足足装满五驾大车,垒得极高方勉强装载完毕。

两门六三式火箭炮悬于车尾拖行。

数十人在车后助推,虽汗如雨下却喜形于色。

孔捷的烟袋始终叼在唇间,自见得这批军火便未敢点燃。

车队缓行,直至日影西斜方抵杨村。

李云龙于村西觅得闲置院落,令人洒扫停当后,唤张大彪率众卸货。

众人协力,须臾便将装备分置数间厢房。

恰逢赵政委外出巡视,未曾撞见。

随后李云龙命张大彪领着新一团弟兄,先取出数十支步枪,分批传授AK47操练之法。

武阳亦准备次日指导王根生及炮连演练火箭炮。

“瞧见没?这军心不就提振起来了?”

李云龙环视忙碌的将士们,冲孔捷咧齿一笑。

“多简单的事儿!”

孔捷轻哼一声,未置可否。

前段时间,一营的战士们个个无精打采,副团长怎么劝都提不起劲儿。

都是那场夜袭闹的,小鬼子把独立团的士气全打没了。

谁都明白和鬼子的差距——要是再碰上那支特种部队,拿什么跟人家较量?难道还让弟兄们用身体去挡子弹?

敌人装备精良,枪法精准,二十多米高的悬崖一眨眼就爬上去了。

咱们呢?要枪没枪,要训练没训练,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些话不能明说,可战士们心里都憋着火,总觉得下一个倒下的就是自己。

如今可不一样了。

新式武器往那儿一放,全团立刻焕发了精神,人人摩拳擦掌。

这天,全团干部都集合到了一处。

武阳坐在角落默默观察。

李云龙搬出个木箱子,里头整整齐齐摆着二十把崭新的驳壳枪——这是武阳专门给他收拢人心用的。

干部们眼睛都看直了。

这玩意儿稀罕得很,连旅部都没几把。

“谢团长!”

“跟着您打鬼子!”

此起彼伏的喊声里,李云龙满意地眯着眼睛。

“小鬼子敢在咱们地盘上撒野,这账怎么算?”

“血债血偿!”满屋子人涨红着脸吼道。

“刘家庄有个汉奸地主,养着百十号打手。

“李云龙摸着新枪,”正好拿他们试试新家伙,顺便给牺牲的兄弟报仇!”

“干他 ** !”

“连地主带鬼子一块收拾!”

穷苦出身的干部们最恨这两类人,这会儿握着新枪,恨不能立刻杀过去。

“都给我把嘴闭紧了。

“李云龙突然板起脸,”要是让新来的政委知道,别说行动取消,这些家伙都得收回去。”

在场干部们连连点头,保证绝不走漏风声。

“好,一营张大彪、二营长沈泉留下,其他人回去抓紧训练。”

等众人散去,几人围着地图商量作战计划。

李云龙展开地图,标出刘家庄和寿县的位置。

“刘家庄离杨村约六十里,夜里行军,天亮前能到。”

“这次行动必须全用精锐,一营二营各抽一百人,组成两百人的突击队。”

“突击队分两队,一队五十人,配AK47,带足 ** 。”

“张大彪带队打刘家庄,有把握吗?”李云龙看向张大彪。

“就那么百来个乌合之众,我带几个兄弟拎着刀就能解决,哪用这么大阵仗。

“张大彪拍着胸脯说。

就算现在 ** 充足,他还是喜欢 ** 拼杀。

从前打仗最怕什么?

不是挨饿受冻,而是 ** 不够。

以前和鬼子交手前,上头反复叮嘱的不是战术,而是射击纪律——说白了就是省 ** 。

新兵不准乱开 ** ,老兵要等敌人靠近才能射击,严禁空放,机枪只能短点射,弹壳必须捡回来,就算报废也不能扔。

这么严格,全是因为 ** 太少。

全团出战,能打三千发 ** 就算阔气;要是超过五千发,准得挨处分。

所以张大彪总带着弟兄们挥刀冲锋。

如今 ** 充足了,他还是钟爱大刀搏杀。

“第二队一百五十人,配AK47,再抽调王喜奎、王根生和炮兵连几个好手,带上 ** 和六三式火箭炮。”

“沈泉带二队跟着武阳行动,拿下刘家庄后继续前进,埋伏在刘家庄到寿县的必经之路,等着打日伪援军。

一队得手后立刻赶去支援。”

“必须把来援的敌人全部消灭!”

“武阳兄弟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

“沈泉深知武阳能耐,这批武器也是他弄来的,言语间透着敬佩。

“扛着重家伙走六十里夜路,弟兄们吃得消吗?”孔捷嘬着烟嘴,额头上拧出几道褶子。

“补给跟不上,家伙什得带齐全,可这分量怕是要压垮人。”

“赶上刮风下雪更够呛。

“孔捷又补了句。

“简单,套两挂大车,弟兄们轻装,**炮弹全装车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行军路线、物资转运、后援接应都捋顺了。

“这回谁打头阵?”孔捷话音刚落,李云龙就斜着眼瞅他。

瞧这架势,这小子是憋着劲儿要上。

“边儿凉快去!给老子好好守家!”李云龙眼珠子一瞪。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