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名分!
这四个字,如同四道天雷,狠狠劈在大堂中每一个人的天灵盖上。
吕布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他那双虎目死死盯着林舟,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陈宫更是身体一晃,踉跄着后退了半步。
他张着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钻研了一辈子的经义典籍、兵法韬略,在此刻竟然找不到一个字来应对。
舆论阵地……人设战场……大义名分……
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却构建出了一套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隐隐觉得无比强大的逻辑。
他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辅佐明主匡扶汉室,成就一番大义吗?
可林舟却用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
将“大义”这两个字,掰开了揉碎了,重新塑造成了一件可以随意锻造的兵器。
这……这简直是离经叛道!
可偏偏,他找不到任何有效的理由去驳斥。
因为林舟说的,是事实。
曹操就是这么做的,天下人也是这么看的。
议事堂内,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一声粗豪的嗓音打破了沉寂。
“公台。”
吕布开口了,他缓缓站起身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
“我觉得,济川说的有理!”
陈宫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公?!”
“本侯的名声,本来就是被那些酸儒败坏的!”
吕布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我杀丁原,是因为他嫉贤妒能!我诛董卓,是为国除贼!我哪一件做错了?”
他越说越是激动,仿佛积压了多年的委屈,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他们凭什么骂我?!就凭他们手里有笔杆子?”
“现在,我女婿也有笔杆子!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笔硬,还是我女婿的笔硬!”
吕玲绮的脸上绽放出无比骄傲的光彩。
她上前一步,紧紧站在林舟身边,握住了他的手。
“父亲说得对!我夫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父亲,为了我们吕家!”
她的动作,她的言语,就是最鲜明的表态。
陈宫看着眼前这“同仇敌忾”的一家三口。
吕布的蛮横、吕玲绮的维护、林舟的淡然,构成了一幅让他感到无比陌生的画面。
一股深沉的无力感,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毕生的坚持,他所信奉的王道正途。
在林舟这种赤裸裸的“实用主义”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可笑。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与林舟一个人为敌,而是在与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新时代为敌。
吕布大步走下主位,来到林舟面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
“好女婿!从今天起,这军中内外,所有关于舆论宣传的事情,全权交由你负责!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东西,直接开口!”
这番话,无异于一道正式的将令。
它宣告着在吕布集团内部,一种全新的权力结构,诞生了。
“末将遵命!”
张辽第一个站了出来,向林舟拱手行礼,态度恭敬至极。
“一切听凭林幕僚调遣!”
他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
高顺依旧沉默,但他对着林舟也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陈宫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胸口发闷,喉咙里一阵腥甜。
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所有的愤怒和激动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他对着吕布,深深一揖。
“主公,属下……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
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缓慢地走出了议事堂。
那背影,萧索而孤寂。
林舟看着陈宫离去,并没有任何胜利者的快感。
他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
要彻底改变这支军队,改变这个时代,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获得了吕布的全权授权,林舟的计划立刻开始加速。
几天后,下邳城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物。
一张张用最粗糙的麻纸印制的东西,被张贴在了城中各处的告示栏,以及军营的公告墙上。
这东西,没有正式的名字,林舟管它叫《下邳邸报》。
上面的内容,通俗易懂到了极点。
没有长篇大论,全是短句和朗朗上口的小标题。
“号外号外!温侯昨日巡视军营,亲自为伤兵裹伤!”
“陷阵营高顺将军为何不苟言笑?背后竟有如此辛酸往事!”
“大英雄张文远,雁门关外曾单骑退胡,你可知否?”
林舟不仅继续包装吕布,更是开始系统地为麾下的核心将领,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人设”和“英雄谱”。
高顺的忠勇刚毅,张辽的勇猛果决,都被他用一个个小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种做法,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士兵们不再仅仅是崇拜吕布一个人的武勇。
他们开始对自己所在的部队,对自己的直属将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嘿,听说了吗?咱们高将军,当年为了救一个弟兄,自己挨了三刀!”
一个陷阵营的士兵,挺着胸膛对别的营的士兵炫耀。
“那算什么!咱们张辽将军,那可是打得匈奴人屁滚尿流,听到名字都腿软的主!”
另一个士兵不甘示弱。
整个军队的凝聚力,在这些故事的催化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着。
陈宫府邸。
书房内,陈宫将自己关了好几天。
他没有再去看那些让他心烦意乱的《邸报》,也没有再去听那些市井间的说书。
他只是枯坐在书案前,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自己的佩剑。
门外传来了管家小心翼翼的通报。
“老爷,主公派人送来了赏赐,说是……林幕僚的提议,犒劳您前些时日的辛劳。”
陈宫擦拭佩剑的手,停顿了一下。
他没有开门,也没有回话。
良久,他才吐出两个字。
“不见。”
他拿起桌上的一卷竹简,上面是他亲手抄录的《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看着这行字,看了许久许久。
最终,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或许……林舟那小子说得对。
想要让百姓活下去,光靠自己这些读书人嘴里的仁义道德,是远远不够的。
他不知道林舟这套“旁门左道”,最终会把吕布把这支军队带向何方。
是万丈深渊,还是前所未有的光明?
他不知道。
但他决定,继续亲眼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