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二卷 《校园试牛刀》

正月十六,年味儿还没散尽,新学期就在清脆的铃声中开始了。

闫小柱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运动服,站在操场边上,看着各班学生像出笼的鸟儿般涌向自己的位置。经过一个寒假的苦练,他感觉自己的身板更加厚实,举手投足间也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沉稳。

“闫老师,过年好!”几个上学期跟他练过太极的学生笑嘻嘻地跟他打招呼,眼神里带着亲近。

“过年好。”闫小柱笑着回应,目光扫过队伍,看到了那个叫王浩的男生,依旧站在队伍后排,眼神飘忽,但似乎比上学期安静了些。

教导主任在广播里做完开学动员,各班带开。闫小柱吹响哨子,将初二(三)班的队伍带到操场东侧那片熟悉的空地。

“同学们,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我们继续上学期末开始的内容——”闫小柱声音洪亮,尽量让自己显得更从容,“太极拳。”

队伍里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有期待,也有不以为然。

“老师,这软绵绵的拳有啥好练的?又不能打架!”一个高个男生嚷道,是班里新转来的体育生,叫孙壮,据说在校运会上拿过短跑名次。

闫小柱还没说话,王浩却出乎意料地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点过来人的笃定:“你懂啥?闫老师教的太极,跟公园里老头老太太的不一样。”

孙壮不服气地撇撇嘴。

闫小柱心里微动,没想到王浩会替他说话。他压下思绪,走到队伍前,没有直接反驳孙壮,而是摆出了起势。

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做动作。他将安师父所传的“意在先,气随行”,“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要领,融入到缓慢的演示中。动作依旧舒缓,但细心观察便能发现,他周身似乎带着一股圆融的协调感,手臂的运行轨迹带着隐隐的弧线,仿佛在搅动无形的气流。

几个上学期认真练过的学生,像王浩,看得格外专注,似乎在努力回忆和捕捉那种感觉。

“我们练太极,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认识自己的身体。”闫小柱一边演示野马分鬃,一边缓缓说道,“知道力从哪里来,怎么用最省力,怎么站稳,怎么在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和放松。”

他让孙壮出列,让他用最大的力气推自己的手臂。孙壮铆足了劲,猛地一推。闫小柱不硬顶,只是腰胯微转,手臂画了个小圈,孙壮的力道便被引向一旁,自己反而踉跄了一步。

“看见没?”王浩有些得意地冲着孙壮扬了扬下巴,“这叫化劲!”

孙壮站稳身形,脸上有些挂不住,但眼神里的不以为然少了许多,多了几分惊疑和好奇。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功夫,”闫小柱适时解释道,“这就是太极讲的‘舍己从人’,不跟对方硬顶,顺着他的力,引导他。大家好好练,都能找到这种感觉。”

接下来的练习,学生们明显认真了许多。闫小柱穿梭在队伍里,耐心纠正着动作。他发现,经过一个假期的沉淀,自己对这些要领的理解更深了,讲解起来也更加透彻。他甚至能看出某个学生肩膀僵硬是因为腰胯没转开,某个学生脚下虚浮是因为膝盖和脚踝没有配合好。

他想起安师父教导自己时的情景,那份耐心与洞察,如今正通过他,传递给这些孩子。

下课铃响,学生们意犹未尽地散去。孙壮磨蹭到最后,走到闫小柱面前,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闫老师,下节课还练这个吗?”

“练。”闫小柱点点头,“只要你们想学,我就教。”

孙壮“哦”了一声,转身跑了。

王浩走过来,低声说:“闫老师,您刚才那一下,比上学期更‘溜’了。”

闫小柱笑了笑,没说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看似轻松的“一下”,背后是寒假里成千上万遍的站桩和拳路练习,是安师父一次次精准的点拨,是那本笔记上的字字珠玑和深夜的揣摩。

教学相长。他在教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学的理解,也正在一点点加深。

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春风拂面,已带了些许暖意。操场边光秃秃的树枝上,似乎冒出了点点不易察觉的嫩芽。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对他,对他的学生们,似乎都是如此。

第 一 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