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了市体校,我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我开始疯狂地吸收一切。
我拼命地训练,每天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走。
身上的旧伤添新伤,我从来不吭一声。
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唯一的路。
孙教练是个很正直的人,他很看好我,觉得我不仅有天赋,还有一股不要命的狠劲。
他很关心我的生活,有一次训练后,他叫住我,递给我一瓶水。
“小殊,跟家里人联系了吗?他们都还好吗?”
我沉默了很久,然后按照王大贵早就教好的那套说辞,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来自贫困家庭、被全家支持着追梦的苦孩子。
孙教练听完,眼眶红了,重重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孩子,你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能辜负了他们!”
我点点头,心里冷如冰。
对不起,孙教练,我骗了您。
我的成绩突飞猛进,从市里到省里,再到国家队,一路过关斩将。
我的名气越来越大,王家坳也跟着“出名”。
媒体记者涌进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在王大贵的精心编排下,一个“全村集资供养天才少女”的感人故事火遍全网。
张根和刘翠花成了伟大父母的典范,张强成了无私奉献的好哥哥,王大贵更是成了高风亮节的“引路人”。
王家坳成了网红打卡地,无数人被这个故事感动,给他们捐款捐物。
张家很快盖起了村里最气派的二层小楼,王大贵靠着名头,在县里混得风生水起。
每次我拿到一笔奖金,王大贵的电话都会准时打来。
“小殊啊,奖金到账了吧?按老规矩,七成打到村里的账上。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
我总是沉默,然后把钱一分不差地打过去。
张强也学会了给我打电话,
“姐,是我,强子。最近手头有点紧,你看……能不能再支援点?”
我知道,他们把我当成了一棵摇钱树。
我不在乎钱。
我在乎的,是让他们爬得更高。
因为爬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才会越惨,越痛。
奥运会前夕,我入选了最终名单。
王大贵组织全村人,敲锣打鼓地为我送行,还请来了省电视台直播。
镜头前,他握着我的手,激动得满脸通红:“小殊,你是我们王家坳最大的骄傲!我们全村人,都等着你拿金牌回来!”
我看着他扭曲的脸,笑了。
“好。”
等着我。
我很快,就会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