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战争的硝烟味更浓了。
王翠兰像一个巡视领地的将军,一大早就背着手在我工作的区域里转悠。
“小苏啊,这地怎么还有水印啊?”
“奶瓶消毒要用开水煮,不能光用消毒锅,那玩意儿不干净!”
“宝宝的衣服不能跟大人的混在一起洗,你这洗衣液有荧光剂怎么办?”
她像一台永动机,不停地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建议,而是质问。
这是典型的心理施压,通过否定我的工作细节,来瓦解我的专业性,从而重新夺回她在家里的权威。
林婉在房间里听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不敢出来替我说话。
我没有跟她争辩一句。
她指出水印,我立刻拿出干抹布,当着她的面擦得干干净净。
她质疑消毒锅,我默默拿出手机,拍下消毒锅工作的视频,附上产品说明书里关于杀菌率达到99.9%的页面截图,一并发送到我们三个人的小群里,并配文:“王阿姨请放心,所有操作均符合科学标准,已记录备案。”
她担心洗衣液,我直接把婴儿专用洗衣液的成分表拍给她看,上面明确写着“无荧光剂、无磷、无漂白剂”。
一套操作行云流水,专业、冷静,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力量感。
我把所有问题都变成了“白纸黑字”的证据,让她所有的挑剔都显得那么无理取闹。
王翠兰被我这一连串的“专业记录”噎得半天说不出话。
她那张原本气势汹汹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只能悻悻地丢下一句“算你仔细”,然后灰溜溜地回了自己房间。
我听到林婉的卧室门开了一条缝,她探出头,对我比了一个口型:“牛!”
我朝她安抚地笑笑,心里却清楚得很,这只是开胃小菜。
王翠兰这种控制欲极强的人,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她很快就换了新招。
她不再直接挑剔我的工作,而是开始攻击我的软肋——孩子。
下午,我正在给宝宝做抚触,王翠兰突然冲了进来,一脸紧张。
“哎呀!宝宝怎么脸红红的?是不是你喂奶的姿势不对,让他呛到了?”
她说着就要上手来抱孩子,想用她那套所谓的“老办法”来给我“示范”一下。
我侧身一步,不动声色地挡在了她和婴儿床之间。
这个动作很轻微,但态度很明确:孩子,你不能碰。
“王阿姨,您别紧张。”我的语气依旧平静,“宝宝刚吃完奶,体温会轻微升高,加上室内恒温,脸颊泛红是正常现象,这叫‘奶红’,不是呛奶。”
我一边解释,一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平板电脑,点开一个专家讲解新生儿护理的视频。
“您看,这位是XX医院的儿科主任,视频里详细讲解了各种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我每天都会花半小时学习这些,不如您也跟我一起看看?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您就不会这么担心了。”
我笑意盈盈地把平板递到她面前,态度诚恳得像个三好学生。
这一下,直接把王翠兰架在了火上烤。
她要是拒绝,就显得她固执、不关心孙子、不相信科学。
她要是接受,就等于承认了我的专业性,打了她自己的脸。
她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行……行吧。”
整个下午,王翠D1%9D被迫坐在我旁边,看完了整整一个小时的“科学育儿讲座”。
那表情,比吃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翠兰终于忍不住了,当着她儿子张明的面,把矛头再次对准了我。
“一个月两万块钱,啧啧,现在这钱可真好赚啊。就是看看孩子,动动嘴皮子,比人家大学教授挣得都多。”
她夹了一筷子菜,阴阳怪气地说道,“也不知道这钱花得值不值。”
张明埋头吃饭,不敢作声。
林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我预料到了这一刻,这是她的杀手锏——在儿子面前哭穷,暗示儿媳败家,顺便贬低我的价值。
我放下碗筷,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
“张先生,王阿姨。”我开口了,声音不大,但足以让所有人都听清,“我的收费确实不低,因为我的服务从来不只是‘看看孩子’那么简单。”
我转向满脸尴尬的张明,目光诚恳。
“我的收费里,30%是新生儿的专业护理,保证孩子健康成长;30%是产妇的产后恢复,包括膳食营养、心理疏导和形体恢复指导;剩下的40%,是处理家庭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育儿矛盾,确保产妇能有一个安心、愉悦的月子环境。”
我顿了顿,话锋一转,直接切中要害。
“产后抑郁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性打击,相信您也听说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才是对孩子、对整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我贵的那五千块钱,买的就是这份‘家庭和谐’和‘产妇心理健康’的保险。您觉得,值吗?”
我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这个家庭伪装出来的和平,把最核心的问题血淋淋地摆在了张明的面前。
张明愣住了,他看着脸色苍白的妻子,又看看我冷静而专业的脸,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动摇和思索。
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对王翠兰说了一句:“妈,我觉得小苏说得有道理。婉婉生孩子辛苦了,只要她和孩子好,花多少钱都值。”
王翠兰的筷子“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在看一个叛徒。
那一刻,我看到林婉的眼里,终于亮起了真正的光。
深夜,我准备休息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是林婉,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燕窝。
“苏禾,辛苦你了。”她把碗递给我,小声说,“快趁热喝了。”
她看着我,由衷地感叹:“你真的……太不一样了。”
我接过燕窝,温热的触感从碗底传来,一直暖到心里。
“这是我的工作。”我轻声说。
她摇摇头,眼眶有些红:“不,你是在救我。”
我看着她眼里的信任和希望,知道我建立的第一个堡垒,已经稳固了。
而真正的战争,即将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