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期末考试的阴云如同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沉甸甸地压在明德大学上空。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焦灼,像被反复压缩的弹簧,绷到了极限。

自习室、走廊、甚至食堂角落,到处都能看到捧着书本念念有词、眼圈乌青、走路带飘的“游魂”。

图书馆更是成了风暴眼的核心。

404小队的学习小组据点,早已从宿舍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桌子,转移到了图书馆负一层那个编号为“B-27”的偏僻角落。

这里远离窗户,头顶只有几排惨白的节能灯管发出恒定不变的嗡鸣,光线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空气里常年飘浮着旧书纸张发霉的微尘味和某种地下空间特有的、带着铁锈和潮湿水泥的阴冷气息。

一排排深棕色的铁皮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投下浓重的阴影,将这片区域切割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巨大的长方形实木桌占据了角落的中心。

桌面上早已被各种复习资料、草稿纸、水杯和零食包装袋彻底淹没,形成一片知识的废墟战场。

赵明阳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庞大而焦躁的身躯几乎要把那张可怜的椅子压垮。

他烦躁地抓着自己那头硬得像钢刷的短发,指甲刮过头皮发出沙沙的声响。

面前摊开的《高等数学(下)》教材,像一本天书。

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扭曲的曲线、复杂的积分公式,在他眼里如同外星人留下的密码,每一个笔画都带着恶意的嘲讽。

他猛地将笔往桌上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引得旁边几个同样在苦熬的同学不满地侧目。

“妈的!这玩意儿是人学的吗?!”他压低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出一声困兽般的低吼,带着浓重的挫败感,“求导?求个屁!老子只想求个及格线!”他粗壮的手指无意识地用力戳着书页上一道关于“多元函数极值”的应用题,指尖下的纸张被戳得凹陷下去,几乎要破掉。

俞小舟坐在他对面,正埋首于一本厚厚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听到动静抬起头。

她看着赵明阳那张因为憋闷和烦躁而涨红的脸,还有那几乎要把书页戳穿的手指,小声提醒:“赵明阳……你轻点……书要破了……”

赵明阳像是没听见,目光死死盯着那道题,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片刻后,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

他一把抓起旁边那本被翻得卷了边、封面印着“明德大学篮球队训练手册(内部)”的活页笔记本,哗啦一声翻开。

这本子明显比高数书亲切多了,里面贴满了各种打印的战术图,画满了箭头和圈圈。

他拿起一支削得尖尖的2B铅笔,笔尖悬在《高等数学》教材那道“求函数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的题目旁边空白处。

那支笔,平日里是用来在战术板上勾画跑位路线的。

犹豫了大概三秒。

笔尖落下。

没有去解那个该死的极值点。

一个清晰的、带着力量感的圆,被画了出来。

圆心位置,他重重地点了一个点,旁边歪歪扭扭地标注:“C”(Center,中锋)。

紧接着,一条流畅的弧线从圆心延伸出去,在书页的空白处划出一道优美的轨迹,终点落在另一个点上,标注:“PG”(Point Guard,控球后卫)。

然后,是第二条线,更短促有力,连接着“C”和另一个点:“PF”(Power Forward,大前锋)。

第三条线,从“PG”出发,斜插向底角,指向“SG”(Shooting Guard,得分后卫)。

第四条线,从“PF”斜拉出去,落在一个靠外的点:“SF”(Small Forward,小前锋)。

五个点,五条连线,一个清晰无比的“1-4 High”进攻阵型雏形,赫然出现在那道复杂数学题的旁边!

线条干净利落,带着球场指挥官的果断。

赵明阳像是找到了宣泄口,笔尖开始在书页上疯狂游走!

不再局限于空白处!

一道道代表无球掩护的折线(用虚线表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着书页上的积分符号!

一个代表挡拆后外弹三分射手的“爆炸”符号(他习惯画个小星星加箭头)直接盖在了一个拉格朗日乘数的推导步骤上!

象征空切篮下的闪电箭头(末端带叉表示终结)狠狠穿透了某条函数曲线的波峰!

他甚至用粗重的笔触,在书页边缘画了一个象征防守方人盯人站位的小人图标,小人脚下踩着……一个被圈起来的、代表“局部极小值”的数学符号!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响。

赵明阳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脸上那种被高数折磨的苦大仇深,被一种近乎痴迷的专注取代。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篮球世界里,仿佛眼前的《高等数学》已经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战术板。

那些恼人的公式和符号,成了他排兵布阵的背景坐标。

他时而停下笔,指尖在刚画好的“挡拆路线”上模拟着球员跑动,嘴里无声地念念有词,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沙盘推演。

俞小舟看着赵明阳那副完全沉浸其中的样子,再看看那本被“战术污染”得面目全非的高数书,嘴角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

她摇摇头,重新低下头,试图把注意力拉回自己面前那棵复杂的“B+树”结构图上去。

程晓菲坐在桌子另一端,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一道动态规划的状态转移方程冥思苦想。

她戴着耳机,但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着,显然也陷入了瓶颈。

桌上堆着几本摊开的参考书和写满推导的草稿纸。

而林修,依旧占据着角落那个最安静、光线也最差的位置。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旁边放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一个复杂的电路仿真软件界面,幽蓝的光映着他没什么表情的脸。

他戴着降噪耳机,隔绝了外界大部分声音,只有指尖在键盘上敲击时发出的、如同精密钟表般稳定而轻微的哒哒声,规律地响起。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键盘的哒哒声和翻书的哗啦声中缓慢流淌。

负一层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头顶灯管持续发出低沉的嗡鸣。

俞小舟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上细密的代码和树状图让她有些头晕眼花。

她放下笔,打算起身去旁边的饮水机接点热水,顺便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

她轻手轻脚地站起来,尽量不发出声音惊扰其他人。

绕过堆满书的桌子,经过林修身后时,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他放在桌角的一摞书。

最上面是一本硬壳精装的《量子计算原理》,下面压着几本厚厚的专业期刊。

而在那摞书旁边,紧挨着林修那个标志性的、擦得一尘不染的银灰色金属文具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型号的螺丝刀、镊子和焊锡丝),放着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相册?

俞小舟的脚步顿住了。

那相册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封面是深蓝色的硬卡纸,边缘已经磨损得有些发白起毛,颜色也褪得深浅不一。封面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装饰,朴素得近乎简陋。它被随意地放在那里,一半压在一本摊开的《Verilog HDL数字系统设计》下面,只露出一个角。

林修的书桌,向来是404宿舍整洁的代名词。每一本书都按尺寸和类别严格排列,文具工具各归其位,连数据线都缠绕得一丝不苟。

这个看起来陈旧、随意放置的深蓝色相册,与周围那种冰冷的、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秩序感格格不入,像一块被遗忘在精密仪器旁的旧怀表。

俞小舟的好奇心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她犹豫着,脚步不自觉地又往那边挪了一小步,想看得更清楚些。

就在这时,林修似乎要去拿旁边的水杯。

他身体微微向左侧倾斜,手臂抬起时,手肘不经意间碰到了那本压在上面的《Verilog HDL》。

书页滑动了一下。

哗啦。

那本深蓝色的旧相册,因为上面压着的书被挪开了一点,失去了平衡,顺着光滑的桌面边缘滑落下来!

啪嗒。

一声轻响。相册掉在了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摊开了。

俞小舟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她有些慌乱地看向林修,生怕惊扰了他。

林修显然也听到了声音。他敲击键盘的手指停顿了半秒,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地上摊开的相册上。

他的表情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眼神似乎凝滞了一瞬,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涟漪,随即又迅速恢复了深潭般的平静。

他没有立刻弯腰去捡,只是静静地看着。

俞小舟站在几步之外,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被地上摊开的相册吸引了过去。

相册摊开的那一页,贴着一张彩色照片。

色彩有些陈旧,带着明显的年代感,像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暖黄色滤镜。

照片的背景是一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赛车场维修区。

地面上画着黄黑相间的警戒线,背景是巨大的轮胎墙和印着赞助商logo的广告牌。

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机油和橡胶燃烧的混合气味。

照片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高大的男人。

小男孩看起来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蓝色背带牛仔裤,里面是一件印着卡通火箭图案的白色T恤。

他有着和林修极其相似的眉眼轮廓,尤其是那双沉静的眼睛,只是此刻那双眼睛里充满了孩童特有的、毫无保留的兴奋光芒。

他微微仰着头,小脸上洋溢着灿烂无比的笑容,嘴角咧得大大的,露出几颗还没长齐的小白牙。他的一只小手,正紧紧地、充满依赖地抓着一个东西——

那是一个项坠。

项坠被一只骨节分明、戴着黑色赛车手套的大手轻轻托着,呈现在镜头前。

项坠的造型非常独特:主体是一个极其精致、线条流畅的银色齿轮,只有指甲盖大小。

齿轮的中心镶嵌着一颗切割成多面体的、深邃如夜空的蓝宝石。

宝石内部仿佛有星光流转,在略显褪色的照片里依然折射出神秘而璀璨的光芒。

齿轮的边缘被打磨得极其锋利,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托着项坠的那只手,属于旁边那个高大的男人。男人穿着一身鲜艳的、红白相间的专业赛车服,头盔夹在腋下,露出利落的黑色短发和一张棱角分明、带着风霜痕迹却依旧英俊的脸庞。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温和而专注地低头看着身边的小男孩,那目光里充满了显而易见的宠溺和骄傲。

赛车服的胸口位置,印着一个醒目的银色闪电logo。

照片的右下角,用蓝色墨水笔写着几个清秀的小字:“修儿七岁生日·风城赛道·爸爸赠”

俞小舟的目光被那个项坠牢牢吸引住了。

那齿轮的形状,那蓝宝石的光芒……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如同电流般窜过她的脑海。

她一定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

在哪里?

她的视线猛地抬起,越过摊开的相册,投向林修——

林修不知何时已经弯下腰,动作极其轻柔地将那本摊开的相册合拢。

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拂去封面沾染的一点灰尘。

他没有立刻将相册放回桌上,而是拿在手里,指腹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摩挲着那深蓝色、磨损起毛的封面边缘。

他的目光低垂,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遮住了眼底所有的情绪。

侧脸线条在头顶惨白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异常冷硬,如同冰封的岩石。

只有那微微抿紧的、几乎成一条直线的薄唇,泄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感。

刚才照片里那个笑容灿烂的小男孩,和眼前这个沉默冰冷的少年,仿佛隔着漫长的时光长河,被某种无形的东西彻底割裂开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图书馆负一层那恒定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嗡鸣声似乎也消失了。

只有赵明阳笔尖在书页上勾画战术的沙沙声还在继续,显得格外清晰。

他正全神贯注地在某个函数的拐点旁边,标注一个代表“包夹陷阱”的交叉符号。

俞小舟看着林修摩挲相册封面的动作,看着他低垂的眼帘下那片深不见底的阴影,再想起照片里那个被父亲托在手心、光芒璀璨的齿轮蓝宝石项坠……她忽然明白了那股熟悉感从何而来。

她见过那个项坠!

就在林修的书架上!

在一个装着精密电路板的小型透明亚克力展示盒里!

它就静静地躺在几块功能各异的开发板和传感器模块旁边!

冰冷的银色齿轮,深邃的蓝宝石,和她此刻在照片里看到的那个被父亲托在掌心、作为生日礼物的项坠,一模一样!

只是……它被装在了盒子里。像一件被精心保存、却束之高阁的展品。

失去了照片里那份被父亲手掌托起的温度,也失去了小男孩眼中那份纯粹的、闪耀的快乐光芒。

林修终于直起身,将合拢的相册轻轻放回桌角,依旧用那本《Verilog HDL》压住一角。

他重新戴上耳机,目光投向屏幕上的电路图,指尖再次落在键盘上。

哒…哒…哒…

稳定而轻微的敲击声重新响起,如同精密仪器的脉搏,敲打在寂静的空气里。

俞小舟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个空水杯。

她看着林修重新投入工作的冰冷侧影,又看看地上刚才相册掉落的位置,仿佛还能看到那张泛黄照片上小男孩灿烂的笑容和父亲温和的目光。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感,如同细小的气泡,悄然从心底深处涌了上来,堵在喉咙口。

她默默地转过身,走向远处的饮水机。

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片凝固在时光琥珀里的沉默。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