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建军立即来了精神,伸出三个手指:“这么多?”
王秀玉瞪了他一眼:“不行,咬死都要五十块钱。”
当初就是因为穆老太太开口要七十块,田家一直没有答应。
现在因穆菀笙做出了那等丑事,只能把钱往下压一压,想到这,穆老太太心里对穆菀笙又是一顿埋怨。
穆建军得了王秀玉的话,伤口也觉得不那么疼了,立即站起身:“我现在就去。”
那死丫头现在就跟中邪了一样,不早点把她弄出去,他是一天不安心。
*
在打了穆建军父子一顿后,穆菀笙心头的怒火总算被浇灭一些。
她走在农村的小道上,看着四周金黄的田野,忽然生出一种无助感。
在那个世界的父母,在知道她的死讯后,还好吗?
穆伊湄是否又如电话里所说那般,已经侵占着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然后和她曾经的爱人,相宿相栖。
一想到这,穆菀笙就控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里,包含了太多的绝望与痛楚。
笑着笑着,眼泪从她的眼角滑落,沾湿了衣襟。
她抹掉眼泪,挺直背脊,一步一步坚定地朝前方走去。
*
穆菀笙落水的时候,上午上工的时间就过了大半,回去洗个澡换个衣服,再教训完穆建军父子,已经是中午大家下工的时间了。
穆菀笙懒得再回穆家看他们那副嘴脸,心里想着去哪里可以解决一下她的午饭。
在连续吃了两顿面包后,她已经不想再吃面包了。
泡面空间里是有的,奈何她没有热水。
待她看到前面两座孤零零的房子,忽然有了主意。
前面两间房是大队之前隔出来做知青点的,住着前面批下来的知青。
后来随着穆菀笙这批知青下乡,知青就不够住了。
除了挤进去几个知青外,其余新来的知青都去了队员家里。
穆菀笙从空间里拿出一把约半斤重的面条,还揣了五个鸡蛋,敲响了知青办的门。
现在中午时间,知青们回到知青办,正打算做饭呢。
忽然听到敲门声,转头一看,纷纷愣住了。
竟然是穆菀笙。
站在门口的一个女知青率先反应过来:“穆菀笙同志,有事吗?”
纤瘦的身材,白净的脸庞,一双杏眼黑白分明,语气平淡。
穆菀笙看着这张熟悉的脸,就像是流落他乡忽然遇到了亲人知己一般,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她竟然跟自己的大学好友靳芳长得一模一样。
穆菀笙也把她跟书中的记忆对上了号,她也叫靳芳,后来还成为了穆伊湄的好友。
自己这位好友对穆伊湄的印象并不好,甚至说是十分冷淡,还给了她:“眼珠子乱转,一看就是不安分的。”的评价。
却不曾想,在小说里,她被写成了穆伊湄的好友。
穆伊湄的行为再一次成功恶心到了穆菀笙。
她真的是事无巨细地,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要贴上她的标签。
幸好这个时候,靳芳跟穆伊湄还不算太熟,她还有机会把她争取回来。
靳芳见她发愣,不由得加大了些许音量:“穆菀笙同志?”
穆菀笙立即回过神来,微笑道:“想要来你们这里蹭个饭,不介意吧?”
说着,扬了扬手里的面条和鸡蛋。
这个时候的粮食都极为珍贵,要是去谁家里吃饭,都要自带口粮的。
穆菀笙这么做,也算是附和时代潮流。
只是她手里的那一把面条和鸡蛋,完全把人看得激动了。
这么奢侈?
靳芳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道:“我们今天中午就打算吃点红薯粥,你要是不嫌弃,就一起吧。”
靳芳跟穆菀笙的关系一般,同样看不惯她娇滴滴的资本家小姐做派。
但好在她为人正派,从未在背后说过穆菀笙任何坏话。
穆菀笙笑嘻嘻点头:“好啊。”
屋里还住了三个女知青,对于靳芳同意穆菀笙一起吃饭,都没有发表意见。
靳芳对待她们就像大姐姐一样,况且穆菀笙还自己带了口粮。
结果,靳芳道:“用不着这么多面条和鸡蛋,只煮你的份,其余的你带回去。”
三个女知青不舍地看了眼面条和鸡蛋,咽了咽口水,没有制止。
她们在下乡前,家里的饭桌上都不能经常看到面条和鸡蛋,来到乡下更不用说了。
穆菀笙本来就是来跟她们交好的,怎么会把东西拿回去?
她坚持放在桌上:“我拿都拿来了,大家一起吃吧。”
说着,对其中一个女知青道:“还有锅吗?我们把面条下了,再把鸡蛋磕进去。”
女知青下意识看了眼靳芳,然后道:“你坐着,我来就是。”
她们对穆菀笙的印象,还停留在“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里。
穆菀笙也乐得空闲,笑道:“那就辛苦你了。”
靳芳道:“我去菜地里摘一点蔬菜,待会煮到面里去。”
知青办也有自己的自留地,小小一片,品种也比较单一。
穆菀笙道:“我也去。”
便跟在了靳芳的身后,时不时地跟她攀谈几句。
靳芳一边摘菜,偶尔回应,算不上多热情。
快要回去的时候,靳芳看了穆菀笙一眼,目光复杂:“穆菀笙同志,有句话,我觉得我们同为知青,还是应该劝劝你。”
穆菀笙一怔:“什么事,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