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云龙和二营的冲到渡口时,大部分的“毛蚌壳”已经返回。
战士们纷纷跳上渡船,李云龙也麻利地窜了上去,动作行云流水;
“李云龙”对这副身子骨还是很满意的,看来老李说自己自小习武,也不全是吹嘘。
河对岸,一营已经撕开口子,正在向纵深推进,正是需要后援的时候;
李云龙上船后就催促撑船的同志加快速度,军情紧急,分秒必争。
就在30军率先发起进攻后,左翼的第9军,右翼的第31军也从鸳溪口和涧溪口直插嘉陵江西岸。
国府军的嘉陵江防线全线告急,守军左支右绌乱成一团,极大的支援了中路作战。
守军虽然被一营撕开了一道口子,但部署在纵深的大炮和重机枪,还在向江面疯狂倾泄弹雨。
李云龙乘坐的毛蚌壳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江对岸,炮弹不时在周边的江面爆炸,激起冲天巨浪。
同志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过江去,消灭反动派!
李云龙的运气不错,乘坐的船顺利靠岸;
还不等停稳,李云龙就纵身跳了下去,高举着手中的驳壳枪大吼道:
“同志们,双枪兵已经逃跑了,冲啊!”
紧跟在李云龙身后的司号员鼓起腮帮子吹响了冲锋号,二营的同志如过江的蛟龙般冲向敌阵,气吞山河。
将是兵的胆,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二营很快就越过了江堤,直奔敌纵深而去。
防守嘉陵江苍溪段的川军见红军已经突破了天险,吓得纷纷逃命;
一营、二营乘胜追击,杀得川军四处逃窜,363团趁机控制了西岸阵地,掩护主力部队过江。
随着第二梯队364团、365团过江,苍溪段算是稳了;
李云龙将阵地移交给兄弟团,自己带着363团继续向敌纵深推进,追击溃兵,抓俘虏!
川军的战力要说也不差,只是他们向来是内战外行,外战内行,都是被中央军逼的,并没有与红军拼死一战的决心。
363团按照事先就定好的攻击路线猛冲猛打,抓了不少俘虏,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李云龙即俘即补,队伍像滚雪球般膨胀;
打到青溪镇时,全团已经扩充到3千人,枪两千多支,迫击炮2门。
当天晚上,363团在青溪镇休整,李云龙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消化胜利果实。
来自后世的他非常清楚,兵在精不在多;
四方面军在反六路围攻的作战中虽然取得了大胜,但部队和物资也消耗很大,只剩下五六万人。
川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四方面军过了江后在一个月内连克九县,歼敌万余,部队很快恢复到鼎盛时期的八万人。
但这些新扩充的部队鱼龙混杂,又没有经过整训,战力提升有限。
李云龙不会随大流,他现在人微言轻,张主席又不是一个能听得进意见的人;
所以他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精兵路线,等到草地时,兵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物资才是最重要的!
扎营青溪镇后,李云龙就开始精减人员,将俘虏中的歪瓜裂枣全部踢了出去,部队瘦身了不少。
这下陈世杰不干了,哪有嫌兵多的?
陈世杰可是政委,组织的事归他管,原则性很强的他就找到李云龙兴师问罪:
“李云龙,私自放走几百俘虏,这是严重的违纪,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政委?”
陈世杰上来就给李云龙扣了顶私放俘虏的大帽子,深知内部斗争险恶的“李云龙”不干了,这是要死人的!
张特力杀起自己人来从不手软,李云龙拉下脸来说道:
“陈世杰,你可别乱扣帽子,老子这是纯洁队伍,清除混入红军中的阶级敌人。
你难道要把这些阶级敌人留下来搞垮红军?”
李云龙针锋相对的怼了回去,反将了陈世杰一军,噎得陈世杰直翻白眼。
李云龙可不是什么私放俘虏,而是纯洁队伍,占据了大义;
陈世杰一时语结,但还是死鸭子嘴硬地说道:
“那你也不能擅作主张,至少也要跟我商量一下;
不能搞一言堂,这是军阀作风。”
李云龙真想掐死他,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此人不能处!
“陈世杰,给你脸了是吧?
咱们可是有言在先,你管政治,我管军事,战斗一打响,全团都得听老子的!
既然你要抓政治工作,剩下战俘的思想改造就交给你了;
老子还要准备新的战斗,少他娘的来烦我。”
“李云龙!你学变脸的啊,咋说翻脸就翻脸?
老子也是为你好,怎么分不清好赖话!”
遇到李云龙这样的二愣子,陈世杰也是没有办法,工作还得开展。
来363团前他就听说过李云龙不好相处,跟两任政委都尿不到一壶;
他觉得自己政治过硬,降服李云龙这头犟驴问题不大,现在看来还是草率了。
陈世杰摇了摇头,强压下怒火后就去做俘虏的思想工作;
但这事不会完,他要向上级汇报情况,这可是几百俘虏,不是三瓜两枣!
在改造俘虏方面,李云龙其实是有更好办法的,比如诉苦运动;
但他并没有去插手政治工作的事,风险太大,张特力非常忌讳军事干部插手政治,喜欢大老粗。
现在的四方面军还是张主席一手遮天,他连中央都不放在眼里,弄死他一个团长真的是一句话的事。
李云龙想要活到抗战打鬼子,还是继续保持自己的大老粗人设,不插手政治;
大不了被撸掉团长,总好过丢命。
363团这次又捞了不少好东西,李云龙挑好的全部装备给了部队,剩下的才上交。
全团在剃除几百歪瓜裂枣后,还有2300多人,枪2400多支,有了一些富余。
四方面军在之前进行过扩编,下辖红4、9、30、31、33军,其中33军是最后组建的。
李云龙所在的红30军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三个团,一个团千余人。
363团现在增加到2200多人,原来的编制要适当调整,李云龙是不敢增加编制的,那样容易犯忌。
所以他对363团是小范围的,在原有的框架内增加兵员;
比如将9人班增加至13人,3个班变成4个班,加上排长、副排长、通信员、卫生员,共计56人。
连辖3个排,直属侦察班和10人连部,全连191人。
营辖3个步兵连,1个侦察排和20人营部,计649人。
团辖3个步兵营、1个机炮连(120人)、1个侦察排、1个警卫排、1个民夫队加40人团部,约2200人。
这里面民夫队的人员可多可少,2200人的团已经够了,再多显眼;
所以后面再抓到俘虏,直接往民夫队塞,能塞多少看李云龙的心情。
调整好部队后,李云龙并没有急于进军,而是在青溪镇练起了兵,时间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