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天鉴古镜被夺,赵一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空虚与危机感。那面古镜不仅是强大的工具,更是他与鉴天阁传承之间的桥梁。如今桥梁断裂,他仿佛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回到西安的安全屋,赵一闭门不出,终日沉浸在刘伯温留下的绢帛与记忆中。失去古镜的辅助,他不得不依靠自身能力来理解和消化那些浩瀚的知识。

起初进展缓慢。没有古镜的直观展示,那些深奥的风水相术、星象占卜变得晦涩难懂。赵一常常对着一句话苦思数小时,仍不得其解。

转机发生在第三天的深夜。赵一在打坐中突然明悟:他一直过于依赖外物,忽视了自身潜能的开发。刘伯温传承的精髓不在于工具,而在于心法与悟性!

调整心态后,赵一尝试以另一种方式接触知识:不再试图“读懂”每一个字,而是感受文字背后的“意”。他闭目凝神,将绢帛放在额前,用心去感应。

奇迹发生了!那些知识仿佛活了过来,如涓涓细流般流入他的意识。这不是简单的记忆传输,而是一种深层的理解与融合。他忽然明白,这才是传承的正确方式——不是学习,而是觉醒。

随着理解的深入,赵一发现刘伯温的传承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精深广大。其中不仅包含风水相术,更涉及天文历法、医药养生、甚至一些近乎玄学的领域:

“地脉如人体经络,有穴有流。调理地脉非改山形水势,乃通其淤塞,导其气流…” “星象非定命数,乃示天时。知天时而行人事,方为明智…” “鉴宝之极高境界,非辨真伪,乃通古知今,与物共鸣…”

最令赵一震惊的是关于“天地镜”的真实记载。原来那并非什么神器,而是一套复杂的观测计算系统,用于测算地脉流转与星象变化的关系。新鉴会完全误解了它的用途。

第七天深夜,赵一在打坐中进入一种奇妙状态。他感觉自己仿佛与整个西安古城产生了共鸣,能感知到地下的水脉流动、建筑的气场分布,甚至某些文物的“呼吸”。

在这种状态下,他尝试感应天鉴古镜的下落。虽然没有古镜辅助,但凭借与它曾经的联系,赵一隐约感知到它仍在西安某处,被一种特殊的力量屏蔽着。

“新鉴会还没有离开西安…”赵一得出判断,“他们一定还有别的目标。”

第二天,赵一将自己的发现向陈志远汇报。国安部门立即加强了对西安重点区域的监控。

与此同时,赵一开始尝试运用新领悟的能力。他首先为专案组挑选了一处新的安全屋——一处看似普通的老宅,但地气通畅,气场和谐,有利于工作和健康。

令人惊讶的是,搬入新地点后,专案组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几个之前卡壳的调查线索突然有了突破。

赵一还通过面相和气色,帮组员调整作息和饮食,大家的身体状况都有改善。这些变化让最初对他能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服。

苏雨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赵一的指导下,她的考古研究有了新突破,甚至发现了一个之前被忽视的重要线索:一批即将展出的唐代文物中,可能混有新鉴会用来钓鱼的赝品!

调查证实了她的猜测。新鉴会故意在多个博物馆放置高仿品,似乎在测试什么,或者吸引什么人出现。

“他们在找能够识别这些赝品的人…”赵一分析,“可能是在寻找鉴天阁的其他传人。”

基于这个判断,赵一想出一个计划:由他假装民间高手,去“识破”那些赝品,引新鉴会现身。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当赵一在多个场合“偶然”发现那些高仿品后,果然引起了注意。一个神秘的收藏家通过中间人联系他,出高价请他鉴定几件“家传宝物”。

赵一明知是陷阱,还是决定深入虎穴。在严密的布控下,他前往约定地点——一家古玩店的密室。

密室中,一位自称“杨先生”的中年男子展示了几件文物。赵一一眼就看出这些都是新仿品,但制作极其精良,几乎以假乱真。

“杨先生”仔细观察赵一的鉴定过程,最后突然问:“先生师承何人?这眼力不像野路子。”

赵一按照准备好的说辞回答:“家传的些许薄技,不值一提。”

就在这时,赵一感受到一股熟悉的能量波动——是天鉴古镜!虽然被屏蔽,但距离很近时,他仍能感应到!

古镜就在这个密室中!

赵一不动声色地继续表演,暗中锁定古镜的位置。最终,他假意被高价打动,答应为“杨先生”工作,约定三天后再见面。

离开古玩店后,赵一立即将情况报告给陈志远。技术团队连夜部署,在古玩店周围布下天罗地网。

第三天,当赵一再次来到古玩店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只在密室中留下一个盒子,里面是天鉴古镜——但已经失去了所有灵性,变成一面普通的古铜镜。

盒子里还有一张字条:“镜归原主,后会有期。新鉴敬上。”

赵一拿起古镜,心痛地发现镜中的灵性已经完全消散。新鉴会用某种方法抽干了它的力量!

但就在他沮丧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重燃希望:当他握住古镜时,那些原本需要借助古镜才能使用的能力,现在居然可以直接施展了!

原来在与古镜分离的这段时间,赵一被迫开发自身潜能,已经将大部分能力内化。古镜更像是一个“训练轮”,现在他已经学会独自骑行。

更令人惊喜的是,当赵一尝试向古镜注入自己的力量时,镜面竟然慢慢恢复了微弱的光芒!

“它没死,只是睡着了…”赵一欣慰地发现,“而且似乎与我的联系更加纯粹了。”

当晚,赵一做了一个清晰的梦。梦中刘伯温的身影再次出现,但这次不再是虚影,而是一个清晰的意识交流:

“器物终为外物,心法方为根本。汝已初窥门径,望勤加修习,勿负所托。”

梦醒后,赵一只觉神清气爽,对传承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太过依赖古镜的神奇,忽视了自身修习的重要性。

从这天起,赵一调整了修习方式:每天打坐冥想,研读绢帛原著,练习心法应用,而将古镜作为辅助而非依赖。

随着修习深入,他发现自己不仅能感知文物气场,还能隐约感知人的情绪和意图。在一次与嫌疑人的问询中,他甚至准确感知到对方隐瞒的关键信息,帮助突破了案件瓶颈。

这种能力让陈志远大为惊讶,特意安排赵一参与更多审讯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月后的满月之夜,赵一在打坐中突然感应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天地镜的方向传来异常能量波动!新鉴会再次启动了那个装置!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的能量波动比上次更加剧烈和不稳定。显然,新鉴会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加大了力度!

赵一立即报警。卫星监测确认,秦岭某处确有异常能量反应。但令人困惑的是,这次的位置与上次完全不同!

“他们移动了天地镜?”秦老感到不可思议,“那装置重达数吨,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移动?”

赵一沉思良久,突然灵光一闪:“除非…天地镜根本就不止一个!”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震惊。如果天地镜有多个,那么新鉴会的计划和能力就远超预期了。

危机再次降临。而这一次,赵一不再依赖外物,而是凭借自身的修为和智慧,准备迎接挑战。

他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平静而坚定。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已准备好独自面对。

真正的传承,从来不在器物之中,而在心灵之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