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无弹窗阅读的网站推荐

三国:星坠长河

作者:串串牛

字数:137255字

2025-09-04 08:05:26 连载

简介

历史古代小说《三国:星坠长河》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陆昭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串串牛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三国:星坠长河》小说137255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建安二十三年春,建业宫晨光初透,丹墀之上,百官列班肃立。铜鹤香炉袅袅升烟,映着殿前日晷台的影痕缓缓移动。孙权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声如洪钟:‘今日廷议,专论历法更替。苏砚舟所献《乾象新历》,据称可正天时、利农政,然旧历沿用百年,岂可轻废?诸卿各陈其见。’话音未落,太史令阚泽出列,须发微颤,拱手高声道:‘启禀主公,天道运行,自有常度。今《太初历》承汉统,历数昭然,岂容一介寒士妄加更易?苏砚舟虽通术数,然出身无名,未列学官,安敢以私造之历,乱国家正朔?’他言辞激烈,目光如刀,直刺殿中一人。

苏砚舟立于文班末尾,青衫素袍,身形清瘦,却脊背挺直如松。他缓缓抬头,迎上阚泽怒目,不卑不亢道:‘太史令所言差矣。历法非私器,乃天下公器。天道虽幽远,然可观测而知。旧历积岁渐差,日中时刻已偏一刻有余,农时错乱,祭祀失序,此非细事。砚舟虽寒微,然十年观星测影,推演《乾象》,非为私名,实为正时。’他语气温和却坚定,字字清晰传入大殿深处。

侍中胡综冷笑出列,袍袖一拂:‘一器之准,岂能定天道?尔以铜盘刻线,便敢言更易正朔?古之圣人制历,以德配天,非以机巧胜之。若人人自造新历,争相献媚,朝廷将何所依?’群臣中有人颔首,亦有低语附和。张昭立于前列,眉头紧锁,未发一言,目光却悄然落在苏砚舟身上。

孙权抬手止议,目光炯炯:‘尔等争执,终须实证。苏砚舟,你既言新历精准,可敢当场验之?’

‘臣愿一试。’苏砚舟躬身,声音清越。

顷刻间,宫人抬出一具铜制赤道式日晷,置于殿前日晷台。此晷通体青铜铸就,晷面刻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时辰,晷针斜指北极星方位,底座嵌有水准仪,可调校倾角。旁设八尺圭表,刻度细密,寸毫分明。日光渐高,群臣纷纷移步殿外,围立台前。

‘今日春分后三日,依《乾象》推算,日中当在午时正初,影长九寸七分。’苏砚舟立于台侧,手持竹尺,声音沉稳。他亲自校正日晷方位,使晷针与地轴平行,再以水准仪调平基座,动作娴熟如匠师。

时间推移,阳光渐趋正南。晷针之影缓缓缩短,向晷面‘午中’刻线逼近。群臣屏息凝神,目光紧随影移。阚泽冷眼旁观,胡综嘴角含讥,张昭则悄然掏出随身小圭,比对天影。

‘影长九寸九分!’有司报影。

‘九寸八分!’

‘九寸七分——正合!’

刹那间,晷影精准落于‘午中’刻线,分毫不差。而此刻,旧历所推午时尚差一刻未至。众臣哗然,交头接耳。阚泽面色铁青,胡综哑然无语。孙权缓步上前,亲自俯身查验,又命人取旧历对照,确认无误。

‘一刻之差,十四分有余。’孙权沉声,‘若年年如此,三年便差一日,十年差三日。农耕、祭祀、军令,皆受其扰。此非细事。’他转身望向苏砚舟,‘尔以一器一表,验天道于须臾,真国之利器也。’

苏砚舟稽首:‘非臣之能,乃天道可测,人力可循。历法如舟,旧舟朽则易新,非逆天,实顺天。’

张昭终于开口,声如洪钟:‘昔孔子作《春秋》,正名分;今苏君正历法,定四时。虽非儒门正统,然实利社稷。老臣以为,可采《乾象》为新历。’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张昭乃江东大儒,素守礼法,今竟首肯新术,足见其心已动。

孙权环视群臣:‘天时者,政之本也。今有实证,岂可因人废言?自即日起,诏令太史台会同苏砚舟,校订《乾象新历》,颁行江东。旧历停用,待存档备查。’

圣谕既下,群臣伏拜。唯有阚泽低头不语,胡综退立角落,面色阴沉。苏砚舟立于日晷台旁,望着铜盘上静止的影痕,心中并无喜色。他知道,今日一胜,非止于历法,更在于打破旧识之壁。然树大招风,新历推行,必有暗流涌动。

归府途中,亲随低声禀报:‘先生,昨夜有黑衣人潜入后院,似在翻查演算竹简,被家仆惊走。’

苏砚舟脚步未停,只淡淡道:‘可知来者何人?’

‘未留痕迹,但……’亲随迟疑,‘院中遗落一枚铜钉,非我府所用。’

他接过铜钉细看,材质泛青,似为钟鼎之铜。他眸光微闪,低声自语:‘太史监的制式……’

夜深,苏砚舟独坐书房,摊开《乾象》残卷,笔走龙蛇,补录今日数据。窗外江风呼啸,寒江如墨。他忽而停笔,望向北方星空。北斗斜指,紫微微动。他轻叹:‘历法可正,人心难测。然天道在前,纵千难万阻,亦当行之。’

与此同时,建业城西一处幽院,胡综密会一黑衣人。案上摊开一卷竹简,正是《乾象》抄本残页。‘……务必在新历颁行前,寻其破绽。若能证其星算有误,或涉谶纬,便可请主公废之。’黑衣人点头,袖中滑出一枚同款铜钉。

数日后,豫章有报:当地农官依《乾象》试种早稻,较往年提前三日下种,苗势旺盛。而会稽海塘监亦称,依新历潮汐表调度工役,避开了两次大潮冲击,保全堤防。消息传至建业,孙权大悦,亲书‘钦天正朔’四字赐予苏砚舟。

然喜讯未歇,太史台突呈密奏:据观象士夜报,三月后将有‘荧惑守心’之象,乃帝王受惊之兆。旧历推此天象在五月,而《乾象》则定于四月二十七。孙权神色凝重,命两历并验。苏砚舟闻讯,立即调校星图,夜夜观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一日,他立于钟山观星台,仰望银河如练。弟子问:‘先生,若天象果如旧历所言,当如何?’

苏砚舟抚须微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若《乾象》有误,我自当修正。若天象未至而人言先起……那便是人心,欲借天道以压正理。’

风起江上,列炬如星。建业宫前的日晷,静静等待着下一个正午的到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