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张炁小说我在异世开创仙道在线阅读章节

我在异世开创仙道

作者:榴莲炼丹术

字数:149612字

2025-09-08 08:29:22 连载

简介

由著名作家“榴莲炼丹术”编写的《我在异世开创仙道》,小说主人公是张炁,喜欢看传统玄幻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我在异世开创仙道小说已经写了149612字。

我在异世开创仙道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双日再次攀升,将温暖的光芒洒向聚落。张炁站在窝棚口,深深吸了一口清晨清冽的空气,感受着体内那丝微弱却真实不虚的真气雏形在丹田处缓缓流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力量感。

一夜的引导和消化,不仅让他初步驯服了那碗秘药的狂暴药力,更让他对整个部落的生存状态、尤其是这核心药汤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他看到经过一夜酣睡和药力滋养的部落战士们,纷纷起身,开始新一天的活动。他们捶打着胸膛,舒展着筋骨,发出充满力量的呼喝声,体魄确实远比普通地球人强健。但张炁敏锐的中医观察力,却从一些细节中看到了不同。

有几个战士,虽然看似雄壮,但眼白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浑浊,呼吸间隐隐有浊气,这是内腑积累药毒未清的迹象。还有几个,动作间似乎有些过于亢奋,气血浮动不稳,这显然是昨日药汤中那味“暗红锯齿草”的热性未能完全调和所致。更有甚者,关节活动时发出极其轻微的涩滞之声,这是能量运行不够顺畅,未能滋养到细微处的表现。

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被那口大锅用猛烈的方式不断冲刷淬炼,变得坚硬,却也留下了许多内部的瑕疵和隐患,限制了未来能达到的高度。他们的强大,更多的是依靠先天体质和药力的堆砌,缺乏精细的内化与引导。

“必须优化药方。”这个念头在张炁心中愈发坚定。这不仅是为了部落,也是为了他自己。那口大锅是他目前能稳定获得高品质能量的最重要来源。

但他知道,贸然提出改变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秘方,无异于挑战整个部落的信仰和权威,风险极大。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无法反驳的证明。

机会很快来了。

上午时分,狩猎队照例出发。但不到正午,队伍就提前回来了,气氛凝重。他们今天运气不佳,不仅没有猎到大型猎物,还在围捕一群类似箭猪、但背上骨刺闪烁着幽蓝寒光的生物时,遭到了凶猛的反扑。

两个战士受了伤。一个被尖锐的骨刺划开了大腿,伤口不深,但流出的血液却带着一丝诡异的蓝色,伤口周围的肌肉迅速变得青紫僵硬,显然是中了某种寒毒。另一个则是为了掩护同伴,被那怪兽临死前的冲撞顶中了胸口,虽然隔着皮甲,依旧面色苍白,呼吸不畅,可能是内腑受到了震荡。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伤者抬到中央篝火旁。负责掌管药汤的几位老人立刻上前查看。对于那种寒毒,他们似乎颇有经验,立刻取来一种晒干的、散发着辛辣气味的红色蘑菇,捣碎后敷在伤口上。那蘑菇药性极烈,敷上去的瞬间,伤者就痛得浑身抽搐,但伤口的青紫色果然停止了蔓延。

但对于那个胸口被撞伤的战士,老人们检查后,却皱起了眉头。他们低声商议了几句,最后拿来了一碗浓郁的药汤,示意伤者喝下。那碗汤的颜色比平时分发的更深,显然是加入了某些强心补气的猛药。

伤者喝下后,脸色很快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但心跳却快得吓人,额头上青筋暴起,显得异常痛苦。

张炁在一旁看得分明。这战士是气滞血瘀,内腑震动。老人们用的药方没错,确实是大补元气、活血化瘀的路子,但药性太过猛烈直接,如同用大锤去敲击堵塞的管道,或许能强行冲开一点,但对本已受伤的内腑会造成更大的负担和损伤,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留下暗伤。

不能再等了。

张炁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他先是对着几位老人和旁边的“狩”长者行了一个刚学来的、表示尊敬的部落礼节,然后指了指那个呼吸急促、痛苦不堪的伤者。

“狩,诺姆,吉帕,诺斯,”他先用土著语夹杂着手势,表示这个人的治疗,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他指了指那碗药汤,又摇了摇头,做出“太过猛烈”的动作。

几位老人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为首的老妪,被称为“巫母”的部落最高药师,用她那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盯着张炁,手中的骨杖重重顿地,发出了一个严厉的音节:“扎!”(不对/错误!)

她的权威不容置疑。周围的部落民也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觉得这个外来的“治者”太过冒犯。

张炁没有退缩。他知道空口无凭。他立刻转身,快速跑向聚落边缘的篱笆附近。他早就注意到那里生长着几种可能有用的草药。

他采集了几株叶片肥厚、形似蒲公英但通体碧绿、掐断后流出白色乳浆的植物(他暂命名为“化瘀草”),又挖了几块根茎呈黄白色、散发着淡淡香气的块根(类似地球上的丹参,命名为“安神根”),还摘了几颗之前验证过有轻微镇痛效果的紫色浆果。

他拿着这些草药跑回来,不顾老人们难看的脸色,径直走到篝火旁一个小一些的、平时给孩童热食的陶罐旁。他向负责照看火堆的妇女示意,那妇女犹豫地看向“狩”和“巫母”。

“狩”长者目光深邃地看着张炁,又看了看那个痛苦呻吟的战士,沉默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陶罐被清空,加入清水。张炁将“化瘀草”和“安神根”捣碎投入水中,又挤入紫色浆果的汁液。他没有用大火猛煮,而是用小火慢慢煎煮,同时不停地用木棍搅拌,让药性温和地释放、融合。

他的动作专注而沉稳,带着一种与部落粗犷风格截然不同的精细感,仿佛不是在熬药,而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浓郁的药香渐渐弥漫开来,不同于大锅汤的霸道,这是一种更加清幽、绵长的香气,让人闻之心神稍安。

几位老人,包括“巫母”,都冷冷地看着,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毫不掩饰的怀疑。

药煎好了,汤色呈现出一种清澈的淡褐色。张炁将药汤倒入一个木碗,稍微晾凉,然后走到伤者面前。

他先是用手指蘸了点药汤,自己尝了一口,示意无毒。然后,他扶起伤者,小心地、缓慢地将药汤喂他喝下。

所有人都屏息看着。

药汤下肚,起初似乎并无特殊反应。伤者依旧痛苦地喘息着。

然而,过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伤者急促的呼吸竟然真的开始慢慢平复下来!他脸上那不正常的潮红逐渐褪去,暴起的青筋也隐没下去,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虽然依旧虚弱,但那种明显的痛苦神情却减轻了大半!他甚至发出了一声舒坦的叹息,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陷入了安稳的睡眠。

“噢——!”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

效果如此显著,而且如此温和!与之前那碗猛药下去后伤者的剧烈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

几位老人的脸色变了。尤其是“巫母”,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和极度震惊的神情。她拄着骨杖,快步走到伤者身边,蹲下身,干枯的手指搭在伤者的手腕上(他们似乎也有类似诊脉的原始方法),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仔细感受着他的呼吸。

良久,她抬起头,再次看向张炁时,眼神中的冰冷和怀疑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困惑,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渴望。

她咕哝了几句极其古老晦涩的音节,似乎在与身边的老人交流。然后,她指向张炁熬药的那个小陶罐,又指了指里面残留的药渣,发出了一个疑问的音节。

张炁明白,她是在问用了什么。

他立刻将剩下的“化瘀草”、“安神根”和紫色浆果拿过来,一一指给她们看,并用尽可能简单的土著语结合动作解释:“诺斯,化解,淤血,”“诺斯,安抚,内腑,”“诺斯,减轻,疼痛。”

“巫母”和几位老人仔细地辨认着那几种草药,她们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又更加困惑的神情。这些草药她们并非不认识,其中“安神根”甚至偶尔也会少量投入大锅中使用。但她们从未想过,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组合,用文火慢煎,来专门处理这种“内伤”!

张炁的方法,为她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种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副作用更小的用药思路!

“狩”长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走上前,目光扫过安然入睡的伤者,又看向张炁和神色激动的“巫母”,沉声问道:“治者,诺斯吉帕,隆喀?”(治疗者,这个药,更好?)

张炁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指着大锅,又指了指小陶罐,努力组织着语言:“大锅,铎,强壮的战士,好!但,受伤的人,虚弱的人,诺斯,”他指了指小陶罐,“更温和,更好。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药。”

他艰难地表达着“对症下药”和“个体化治疗”的概念。

“巫母”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光芒。最终,她似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对着“狩”长者缓缓点了点头,然后用骨杖指向张炁,又指向那口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大锅,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代表着应许和邀请的音节:

“喀斯特!”(过来/靠近!)

这是允许张炁近距离观察、甚至参与那口圣锅的秘药炼制了!

张炁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面色平静地走上前,跟在“巫母”身后,走向那口终日沸腾、象征着部落传承与力量核心的巨大石锅。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锅中药汤所蕴含的磅礴而混乱的能量波动。各种属性的草药能量在其中交织、碰撞、勉强融合。

“巫母”开始用一种混合着古老音节和手势的方式,向张炁解释投入草药的顺序和意图。她指着一把暗红色的锯齿草:“铎拉!激发气血,燃烧勇气!”又指那金黄的块茎:“隆金!沉淀力量,稳固根基。”再指那黑白色的藤蔓:“煞扎!平衡炽热,引入荒野的坚韧……”

她的解释充满了原始的、象征性的语言,但张炁结合中医理论,却能理解其背后的药性逻辑:君药、臣药、佐使药……框架依稀存在,只是过于粗放,强调猛效而忽略了调和与细微处的平衡。

张炁没有立刻提出任何修改意见。他只是认真地听着,记忆着,用鼻子仔细分辨着每一种草药投入后带来的气味变化,用心感受着锅中能量场的变化。

他注意到,当那味性极寒凉的“煞扎”藤蔓投入时,锅中原本过于燥热的能量场会骤然变得平衡,但那种平衡非常脆弱,两种极端属性只是被强行压制在一起,并未真正融合,这恐怕就是药力狂暴、易留下药毒的根源之一。

如果……如果能加入一种性平、善于调和阴阳、疏导药力的药材呢?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篱笆外,他记得在那里看到过一种匍匐生长的、开着淡蓝色小花的藤蔓,其性平和,汁液粘稠,似乎有很好的中和与疏导之效。

但他什么都没有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只是默默地观察,学习,记忆。将“巫母”传授的每一种草药的土著名称、性状、以及她们所理解的药效,都牢牢刻在脑子里,并与自己的认知相互印证。

夕阳西下,又到了分药的时刻。

这一次,当“巫母”将一勺金褐色的药汤盛给张炁时,他看着碗中那澎湃的能量,心中已然有了更多的明悟。

他接过碗,没有像昨晚那样一饮而尽然后痛苦引导,而是小口小口地啜饮,同时运转那丝微弱的真气,更加精细地感受着每一股不同药力在体内的化散、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分析着其利弊。

喝完后,他依旧盘膝引导,但这一次,他尝试着在引导过程中,用意念微调,模拟着如果加入那味“蓝花藤”后的药力运转效果。

效果是显著的!体内药力的冲突感明显减轻,融合更加顺畅,吸收效率似乎更高,沉淀于丹田的那丝真气雏形,也似乎壮大了一根发丝那么细微的一点!

可行!他的思路完全可行!

当晚,张炁的窝棚里,油灯(一种燃烧动物油脂的小陶盏)亮了很久。他在笔记本上疯狂地记录着:

【部落秘药初步解析:】 【主药(君):铎拉草(暗红锯齿)- 大热,激发气血(过量则燥狂伤脉)】 【辅药(臣):隆金根(金黄块茎)- 甘平,固本培元(药性被压制,未完全发挥)】 【调和(佐使):煞扎藤(黑白藤蔓)- 大寒,平衡热毒(方式粗暴,造成能量冲突)】 【……(其他十余种辅药略)…】 【结论:药方框架合理,但配伍粗糙,阴阳失衡,君臣佐使比例失当,导致药力狂暴,利用率低,残留药毒。】 【优化方向一:加入性平之“蓝花藤”(暂命名),调和铎拉与煞扎之冲突,疏导药力。】 【优化方向二:调整隆金根比例,加强固本效果,保护内腑。】 【优化方向三:改变投放顺序及火候,使药性融合更彻底。】 【风险:需极度谨慎,任何改动都可能引起不可预知后果。必须寻找机会,进行小规模试验。】

合上笔记本,张炁望向窗外那轮巨大的煞埃(双月),目光灼灼。

他已经触碰到了这个部落最核心的秘密之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