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注重品格的教育

居里夫人对子女的德育和品格教育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她那严而不苛、爱而不宠的对孩子的良好教育,给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她在全面培养孩子的同时,更注重以自己言传身教来陶冶孩子们的品行。

居里夫人从整个科学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爱因斯坦曾说到:“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称其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荣誉腐蚀的人”。

居里夫人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培养她们节俭朴实、轻财的品德。她对女儿的爱,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爱,一种有理智的爱。她在生活上严加管束,要求她们“俭以养志”。她教育女儿说:“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力量,谋求生活。”

其次,培养她们不空想、重实际的作风。她告诫两个女儿:“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

再次,培养她们勇敢、坚强、乐观和克服困难的品格。她常与女儿们共勉道:“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最后,教育她们必须热爱祖国。除了教她们波兰语,居里夫人还以自己致力于帮助祖国科学发展和关心波兰留学生的行动感染伊雷娜和艾芙。尤其使女儿们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以祖国波兰来命名首次发现的新元素“钋”所表现出的赤子之情。

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

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再次做出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诺贝尔奖金献给法国政府,用于战时动员。居里夫人还亲自带着X光机上前线服务,并带着伊雷娜随同前往帮助检查伤病员。

战争结束时,法国政府向伊雷娜颁发了一枚勋章,这对年轻的姑娘来说真是极大的荣誉。这位居里夫人得以宽慰。孩子们成长起来了,尤其是伊雷娜在战时的经历使她变得更为成熟。

居里夫人的女儿们都成为杰出的人才,尤其是伊雷娜夫妇,不仅继承了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也继承了母亲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们夫妇把建造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捐赠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品格。居里夫人的巨大声誉不在于她的聪明智慧,而在于她的高尚情怀。当她宣布把一小块珍贵的镭无偿捐献给全人类,这是一个科学家给人类和子女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教子点睛:

有人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赝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德才兼备才是真品。这话在时代的进程中被不断的应验,如果一个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人,却缺乏德行,那么这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危险品……知识和智力固然不等于品格道德,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个拥有优秀的品格的孩子,他的优秀品质,是孩子进步和发展的促进力,能使孩子的智力沿着正当的方向加速前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