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朕一统六国,天下归一!” 嬴政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了咸阳宫的宫墙,传到了宫外的街巷,“今筑长城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 ——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话音落时,他猛地握拳,举过头顶。

“大秦万年!”

“大秦万年!”

“大秦万年!”

欢呼声再次爆发,比之前更甚,将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戟,对着嬴政躬身行礼,甲胄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曲属于大秦的赞歌。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嬴政身旁的空地上,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白光,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白光散去,只见一堆堆粮食堆成了小山。

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玉米棒子裹着秋黄的外皮,红薯堆在最外侧,紫褐色的外皮泛着水润的光泽,还有花生、油菜籽,分门别类地堆着,起码有百万斤重。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本线装书,整齐地叠放在粮食堆旁,封面上写着 “农耕要术”“冶铁图谱” 等字样。

“什么东西?!” 前排的一位将军猛地拔出佩剑,警惕地盯着那堆粮食,声音里满是戒备。

“是妖物吗?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不对,你看陛下的神色……”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有人拔剑,有人后退,窃窃私语声不断。

嬴政却丝毫不慌,他早就知道溯回阁会将他在阁中获得的奖励一同送来。

他走上前,弯腰拿起一粒稻谷,对着阳光举起。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台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嬴政转过身,对着将士们朗声道:“将士们,不必惊慌!此乃上天授予大秦的高产粮种!”

他指着那堆稻谷:“此为水稻,亩产可超千斤;那边是大麦、玉米,亩产亦不低于八百斤;” 他又指向红薯堆,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至于此物,名为红薯,亩产可达五千斤!还有花生、油菜,可食可榨油,能解百姓无粮之困!”

“亩产五千斤?!” 台下有人惊呼出声,满脸难以置信。要知道,前世大秦最好的良田,亩产也不过百斤,五千斤,简直是天方夜谭!

“陛下说的是真的?这…… 这是天佑大秦啊!”

“天佑大秦!陛下圣明!”

窃窃私语变成了激动的呼喊,将士们看着那堆粮食,眼神从戒备变成了渴望 —— 他们征战多年,见多了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景象,若是真有如此高产的粮种,大秦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嬴政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他下令道:“来人,将这些粮种小心运往国库封存,派专人看管,不得有误!书籍交由御史府保管,待后续再议推广之法。”

“喏!” 左右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搬运粮食和书籍,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稀世珍宝。

朝贺仪式结束后,嬴政没有回后宫休息,而是直接召集群臣前往章台宫议事。

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最后落在了站在前列的赵高身上。

赵高还是那副谄媚的模样,见嬴政看他,连忙躬身行礼,脸上堆着笑:“陛下今日得上天赐粮,实乃大秦之福,奴才……”

“赵高。” 嬴政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彻骨的寒意,“你在邯郸质子府时,曾暗中勾结赵人,泄露朕的行踪,可有此事?”

赵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陛下…… 陛下明察,奴才绝无此事啊!是有人陷害奴才!”

“陷害?” 嬴政冷笑一声,抬手扔出一卷竹简,“这是黑冰台的密报,上面记录了你与赵人往来的书信,还有你收受贿赂的证据。你还要狡辩?”

赵高不敢去捡起竹简,他知道,嬴政要杀他,脸色便变得惨白如纸。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奴才一时糊涂,再也不敢了!”

嬴政闭上眼睛,前世赵高篡改遗诏,扶持胡亥,导致大秦二世而亡的画面在他脑海中闪过。他再睁开眼时,眼中已无半分波澜:“来人,将赵高拖下去,斩立决。其党羽一律查抄,贬为庶民。”

“喏!” 侍卫上前,架起瘫软的赵高就往外拖。赵高的哭喊声渐渐远去,殿内的百官大气都不敢喘,看向嬴政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 他们没想到,刚回咸阳的陛下,竟如此雷厉风行。

处理完赵高,嬴政的目光落在了李斯身上。李斯精通律法,前世帮他制定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斯。” 嬴政开口,语气缓和了些,“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李斯连忙躬身:“陛下诛奸佞、得天赐粮种,实乃英明。臣以为,当尽快将高产粮种推广到各郡,同时着手修建驰道,方便粮食物资运输。”

“朕正有此意。” 嬴政点点头,“你擅长行政,此事便交由你负责。粮种推广需派农官实地指导,不可急于求成;驰道修建,要用水泥之法,你可从御史府取‘水泥图谱’,依图炼制。”

“臣遵旨!” 李斯心中一喜,他没想到陛下不仅没追究他前世的过错,还委以重任,连忙叩首谢恩。

嬴政又看向站在后排的胡亥。此时的胡亥才十来岁,穿着一身锦衣,脸上还带着孩童的稚气。他见嬴政看他,吓得连忙低下头,身体微微颤抖。

前世,胡亥被赵高蛊惑,成了亡国之君;可这一世,嬴政没有杀他的念头, 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子,翻不起什么风浪。

“胡亥。” 嬴政的声音很淡,“往后便在东宫读书,不得干预朝政。”

“儿…… 儿臣遵旨。” 胡亥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能感觉到,父亲看他的眼神里没有半分疼爱,只有冷漠。

处理完朝堂人事,嬴政话锋一转,说起了军务和徭役:“征伐百越的五十万大军,留下十万驻守岭南,防备越人反扑;其余四十万,即刻班师回朝,加入驰道修建。”

“陛下,百越尚未完全平定,此时撤军……” 蒙恬连忙上前劝阻。

“百越地形复杂,强攻损耗太大。” 嬴政摇摇头,“如今大秦刚统一,当以休养生息为主。留下十万兵力防守,待粮产上去,民力充足,再图百越不迟。”

蒙恬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陛下深谋远虑,臣不及也。”

“还有。” 嬴政继续说道,“暂停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所有徭役一律归家,朝廷每户补贴三石粮食。长城驻军30万人,分为两拨,轮流服役继续修长城,每半年轮换一次,不得苛待。”

这话一出,殿内的百官都愣住了,陛下为了修皇陵和阿房宫,征发了数百万徭役,导致民怨沸腾;如今竟主动暂停工程,还善待徭役,这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此举…… 会不会让百姓觉得陛下怯弱?” 有位老臣小心翼翼地问道。

“怯弱?” 嬴政笑了笑,“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才是治国之本,若连百姓都养不好,何谈‘强秦’?”

老臣羞愧地低下头,再也不敢多言。

散朝后,嬴政独自站在章台宫的露台,望着咸阳城的方向,远处的街巷里,已经传来了百姓奔走相告的声音。

“陛下暂停了阿房宫的工程,徭役可以回家了!”“听说陛下得了上天赐的高产粮种,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要推广粮种、修建驰道、兴办学堂、拓土开疆,一步步实现归阁的条件,让大秦真正万年不衰。

风从远方吹来,带着泥土的气息,嬴政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坚定:“大秦,这一世,朕不会再让你重蹈覆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