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碎星东空港的预警雷达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时,林砚正在指挥室核对最新的资源报表。屏幕上的数字刺眼得很:压缩饼干剩余87万份,按现有23万人口算,能撑45天;饮用水净化剂只剩32吨,每天消耗1.2吨,不足一个月;氦-3燃料更是紧张,防御炮和“启明星”号的跃迁引擎都要靠它——这些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

“少将!东空港雷达发现大规模不明船队!”值班参谋的声音带着慌乱,“数量……数量至少有500艘,正向碎星驶来,速度很快,像是……难民船!”

林砚猛地抬头,手指在控制台上一滑,东空港的实时画面立刻弹了出来。屏幕里,遥远的星空中,密密麻麻的飞船正朝着碎星的方向移动,它们大多是民用运输船改装的,船体破旧,有些甚至还冒着黑烟,一看就是经历了长途跋涉,耗尽了不少燃料。

“识别信号,联系领头的船。”林砚的声音很平静,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桌沿。他心里清楚,天狼星陷落后,周边星域的难民除了碎星,几乎无处可去——主星被议会的谎言笼罩,其他殖民星球要么已经被虫群吞噬,要么就是防御薄弱,根本无法接纳大量难民。

陈默快步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已经联系上领头的‘希望号’,对方是天狼星外围殖民星的难民代表,叫王坤。他说……他们总共有112万难民,飞船燃料基本耗尽,希望碎星能让他们登陆。”

112万。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指挥室里炸开。值班参谋们停下手里的活,齐刷刷地看向林砚——谁都知道,以碎星现在的资源,别说112万,就是12万,也会瞬间把碎星的储备掏空。

林砚没有立刻说话,他点开“希望号”传来的实时画面。屏幕里,狭窄的船舱挤满了人,老人抱着孩子缩在角落,年轻人靠在舱壁上,眼神里满是疲惫和绝望。一个女人抱着发烧的孩子,对着镜头哀求:“少将,求您让我们登陆吧!我们的星球被虫群吃了,男人都死了,就剩这些老弱妇孺……再找不到地方,我们都会死在太空里的!”

画面里的哭声和哀求声透过扬声器传来,指挥室里一片寂静。陈默的喉结动了动,低声说:“少将,他们……”

“联系王坤,让他把所有难民船的人员构成和物资情况报上来,尤其是技术人员和医疗人员的数量。”林砚打断他,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另外,通知东空港守军,进入一级戒备,所有防御炮对准空域,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空港。”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去传达命令。值班参谋们看着林砚,眼神里有惊讶,也有理解——他们都清楚,林砚不是冷血,是碎星实在没有退路。

半小时后,王坤的报表传了过来。林砚盯着屏幕,手指在上面滑动:112万难民里,老人和孩子占了68万,青壮年大多是普通工人,真正懂维修、医疗、基因研究的,只有不到1.2万人。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犹豫已经消失,只剩下决绝。

“接通‘希望号’的通讯,我要和王坤直接谈。”

通讯接通的瞬间,王坤带着哭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林少将!报表您看了吧?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您只要让我们登陆,我们什么都愿意干,挖矿、修防御炮,哪怕是去前线当炮灰,我们都认!”

林砚看着屏幕里满脸憔悴的王坤,声音放得稍缓,却依旧坚定:“王坤,我知道你们的难处,也知道你们经历了什么。但碎星的情况,我必须跟你说清楚——我们的粮食只够撑45天,水不够一个月,燃料连防御炮都快供不上了。如果让112万人全部登陆,不出20天,碎星就会断粮断水,到时候,别说你们,我们所有人都会死。”

“可我们不登陆,也是死啊!”王坤激动地站起来,身后的难民们也围了过来,对着镜头大喊:“让我们上去!我们不想死!”“碎星不是人类的希望吗?为什么不让我们活?”

林砚的眉头皱了皱,却没有动怒。他知道这些人的绝望,换做是他,在太空里漂了十几天,看着同伴因为缺粮缺水死去,也会失去理智。他抬手示意王坤安静,语气依旧沉稳:“我没说让你们死。碎星可以接纳一部分人,但不是全部。”

“一部分?”王坤愣住了,“哪些人?”

“所有懂星际飞船维修、武器改装、医疗急救,还有基因研究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你们可以带他们登陆。”林砚的目光扫过屏幕,“碎星需要这些人——防御炮要修,‘启明星’号的跃迁系统需要优化,基因库也需要更多人来维护。这些人留下,不仅能活,还能帮我们守住碎星,守住所有人的希望。”

“那其他人呢?老人和孩子呢?”王坤的声音颤抖着,“他们什么都不会,难道就只能等死吗?”

“我会给剩下的人发放补给。”林砚点开另一个屏幕,上面是碎星准备的物资清单,“每艘船可以领200份压缩饼干、5升净化水,还有足够支撑你们飞到下一个殖民星的燃料。我知道这不够,但这是碎星能拿出来的全部了——我们还要留着物资,应对接下来的虫群进攻。”

“下一个殖民星?”王坤苦笑起来,“林少将,您以为我们没去过吗?周边的‘晨星’‘落月’殖民星,早就被虫群吞了!我们除了碎星,根本无处可去!”

林砚沉默了。他知道王坤说的是实话,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为了同情接纳所有人,碎星会和那些殖民星一样,最终被虫群吞噬,到时候,连人类最后的火种都会熄灭。

“我不能拿碎星所有人的命去赌。”林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却依旧坚定,“王坤,我能做的,就是给你们补给,让你们有更多时间寻找生路。至于登陆,只能按我说的来——要么带技术人员来,要么带着补给离开。”

通讯那头陷入了死寂。过了很久,王坤才带着哭腔说:“您真的……一点余地都没有吗?就不能多接纳一些孩子?他们还小……”

“不能。”林砚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冰冷的决绝,“碎星不是慈善堂,是人类的最后防线。我要保的是‘人类火种’,不是一时的情绪——如果防线破了,别说孩子,所有人都活不了。”

就在这时,东空港的守军传来消息:有几艘难民船不听警告,试图强行冲关,已经靠近空港外围的防御线。林砚立刻切换到东空港的监控画面,看到三艘破旧的运输船正朝着空港的闸门冲去,船身上用红色油漆写着“要活路”三个大字。

“警告射击,打他们的引擎外围,别伤到人。”林砚下令,声音没有丝毫犹豫。

“是!”

几秒后,东空港的防御炮发出沉闷的轰鸣,几发低威力炮弹擦着那三艘船的引擎飞过,在太空中炸开一团团白色的烟雾。那三艘船瞬间停了下来,显然是被吓住了。

通讯里传来一个年轻人的怒吼:“林砚!你这个冷血的刽子手!见死不救!你会遭天谴的!”

林砚没有回应,只是对着麦克风说:“所有难民船听着,我再重申一次:愿意交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立刻到东空港3号闸门登记,领取补给;不愿意的,带着补给离开,不要试图冲关——碎星的防御炮,不会一直只打警告弹。”

说完,他切断了通讯,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指挥室里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没人敢说话——他们都看到了林砚眼底的红血丝,也看到了他攥紧的拳头,知道他心里并不比那些难民轻松。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陈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说:“少将,已经有137艘难民船愿意交出技术人员,总共来了8963人,其中维修工程师3217人,医疗人员2845人,基因研究人员1109人,剩下的是熟练的机械工。他们已经在3号闸门登记,正在接受身份核验。”

林砚睁开眼,点了点头:“让科研部门和维修车间的人去接,把他们分到各个岗位,优先保障防御炮和‘启明星’号的维修。另外,让后勤部门把补给送过去,按之前说的标准,每艘船都不能少。”

“是。”陈默顿了顿,又说,“还有363艘船不愿意交人,也不愿意离开,就停在东空港外围的空域,僵持着。”

林砚站起身,走到指挥室的落地窗前,看向外面的星空。远处,那些破旧的难民船像一群无助的孤鸟,悬浮在黑暗里。他沉默了很久,才说:“再等半小时,如果他们还不走,就派两艘巡逻艇过去,把补给送到他们船上——告诉他们,碎星的大门,永远为技术人员敞开,但如果他们执意要等,一旦虫群来了,我们不会有多余的力量保护他们。”

陈默应了一声,转身离开。林砚看着那些难民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旧怀表——那是洛北尘的遗物。他想起洛北尘撞向虫母时的决绝,想起天狼星防御舰队最后的呐喊,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他不是不想救所有人,是不能。碎星就像一艘在风暴里飘摇的船,只能载那么多人,多一个,就多一分沉没的风险。他必须做那个最冷酷的掌舵人,哪怕被所有人骂冷血,也要把船开向生路。

半小时后,陈默传来消息:大部分僵持的难民船都接了补给,开始慢慢离开,只有不到20艘船还停在原地,说什么都不走。林砚没有再催,只是让东空港的守军密切关注它们的动向——他知道,那些人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碎星能回心转意。

可他不能。

当天下午,第一批技术人员被分到了各个岗位。在维修车间,一个叫张磊的工程师只用了半小时,就修好了一台故障了三天的防御炮;在基因实验室,几个来自天狼星的研究员,带来了他们最新的虫群基因样本,帮碎星的科研团队加快了研究进度;在医疗站,护士们接过难民带来的急救包,立刻投入到伤员的护理中——这些人的到来,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疲惫的碎星。

林砚去维修车间看过张磊。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手上满是老茧,正趴在防御炮的炮管上,专注地焊接线路。看到林砚,他只是抬了抬头,说了句:“少将,这炮还能再撑一阵,就是需要更多的零件。”

林砚点了点头:“零件会有的,你们先把能修的都修好。”

张磊“嗯”了一声,又低下头继续干活。林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些技术人员,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帮碎星活下去,帮人类的火种延续下去。

傍晚时分,东空港最后一艘僵持的难民船也离开了。林砚站在指挥室的窗前,看着那些船渐渐消失在星空深处,像一个个微小的光点,最终融入黑暗。他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找到生路,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遇到虫群,但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少将,”陈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资源报表,“今天发出去的补给,比预计的多了15%,我们的粮食储备,现在只能撑40天了。”

林砚接过报表,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轻轻叹了口气:“通知后勤部门,从明天开始,所有人的粮食定量再减10%,优先保障防御部队和技术人员的供应。另外,让挖矿队加快速度,争取多挖点氦-3——没有燃料,我们连虫群的第一波进攻都扛不住。”

“是。”陈默应道。

林砚走到控制台前,点开虫群的监测画面。屏幕上,红色的光点依旧在朝着碎星的方向移动,距离越来越近。他知道,难民潮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碎星的资源越来越紧张,防御越来越吃紧,而虫群,随时可能到来。

他抬手摸了摸怀表,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了一些。洛北尘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守好碎星,守好人类的火种。”

“我会的。”林砚轻声说,像是在对洛北尘承诺,也像是在对自己承诺。

夜色渐深,碎星的防御炮发出微弱的光芒,像一个个警惕的哨兵,注视着黑暗的星空。林砚留在指挥室里,对着屏幕上的资源报表和虫群数据,一夜未眠。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比前一天更艰难,但他没有退路——碎星在,人类的火种就在;碎星亡,人类就真的没希望了。

而在遥远的星空里,一艘刚刚离开碎星的难民船“求生号”上,王坤看着手里仅剩的几包压缩饼干,对着满船的老人和孩子,眼眶通红。他不知道这艘船能撑多久,也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但他只能下令:“朝着远离虫群的方向开,一直开……总会有活路的。”

船身缓缓调转方向,朝着与碎星相反的星空驶去。没人知道,他们这一去,是生路,还是另一场绝望的开始。而碎星的指挥室里,林砚看着屏幕上“求生号”的信号渐渐消失,转身对着陈默说:“下令,所有防御阵地今晚加强巡逻,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