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口碑超高的悬疑脑洞小说《狄仁杰探案实录》,狄仁杰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杨六郎”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31243字,本书完结。喜欢看悬疑脑洞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狄仁杰探案实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蓬莱的雨,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湿意。连续三日的阴雨,让渔港的空气里弥漫着鱼腥味和霉味。这天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鼓声打破了知府衙门的宁静。
“狄知府!不好了!渔港的‘福顺号’渔船,昨晚着火了!”一个浑身湿透的年轻渔民跪在大堂外,声音带着哭腔。
狄仁杰放下手中的卷宗,眉头微蹙。他披上蓑衣,带着李元芳和谢琅匆匆赶往渔港。林阿翠也闻讯赶来,她自幼在海边长大,对渔港的情况了如指掌。
“福顺号”已被烧得只剩一副焦黑的船架,冒着袅袅青烟。船主周福海瘫坐在地上,老泪纵横。周围围了不少渔民,议论纷纷。
“我昨晚明明把船系好了,还检查了三遍,怎么就着火了呢?”周福海捶胸顿足,他的心声里满是绝望和不解,“那船是我全部的家当啊,这下可怎么活……”
狄仁杰蹲下身,仔细查看烧焦的船板。船身的烧毁程度并不均匀,船头烧得最严重,船尾却相对完好。他用手指捻起一点灰烬,放在鼻尖闻了闻,除了焦糊味,还有一丝淡淡的煤油味。
“谢姑娘,你看这灰烬里的残留物。”狄仁杰将手里的灰烬递给谢琅。
谢琅接过,用银针拨弄了几下,点头道:“有煤油的成分,而且这火势蔓延得很快,不像是意外失火,倒像是有人故意纵火。”她的心声里满是肯定,“这种助燃剂在蓬莱并不常见,一般只有往来的商船才会携带。”
林阿翠也在一旁补充:“福顺号昨晚停在渔港最里面,旁边就是‘恒通商行’的货船。听说周大叔昨天和商行的王老板吵过架,因为王老板想低价收购他的鱼获,被周大叔拒绝了。”她的心声里带着猜测,“会不会是王老板怀恨在心,放火烧了船?”
狄仁杰站起身,目光扫过围观的人群。他注意到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正站在人群外围,眼神有些躲闪,正是恒通商行的王老板。狄仁杰的耳朵动了动,听见了王老板的心声:“火不是我放的!我昨晚一直在商行对账,有伙计可以作证……不过,我确实看见昨晚有个黑影在渔港晃悠,好像是个外乡人。”
“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突然开口,目光转向身旁的李元芳。这是他习惯性的提问,每次遇到棘手的案件,他都想听听这位得力助手的看法。
李元芳上前一步,环视了一下现场,沉声道:“大人,依属下看,这绝非意外。”他指着烧焦的船头,“第一,起火点明显在船头,且有助燃剂痕迹,说明是人为点燃;第二,昨晚风雨不小,若只是普通意外,火势很难蔓延得如此迅速且集中;第三,王老板虽有嫌疑,但他的证词提到了‘外乡人’,这一点值得留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属下认为,纵火者很可能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对渔港的环境熟悉,若想报复,大可不必选择纵火这种容易暴露的方式。而外乡人不熟悉情况,又急于达到目的,才会出此下策。而且,他们很可能不止一个人,需要有人望风,有人动手。”
狄仁杰微微点头,对李元芳的分析表示赞同。他的心声里满是赞赏:“元芳越来越沉稳了,观察细致,逻辑清晰,这个分析很有道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林阿翠问道,她的心声里满是急切,“总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啊!”
“不急。”狄仁杰摆了摆手,“我们先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调查恒通商行的王老板,核实他昨晚的行踪,同时查清他和周福海的矛盾是否真的到了需要纵火报复的程度。第二,排查近期进入蓬莱的外乡人,尤其是与恒通商行有往来的商船人员。”
他转头对李元芳说:“元芳,你带几名差役,立刻去恒通商行调查王老板,务必找到他昨晚不在场的证据。另外,查一下最近一个月内停靠蓬莱的商船名单,重点关注那些运载煤油或其他易燃品的船只。”
“是,大人!”李元芳拱手领命,转身带着差役匆匆离去。
狄仁杰又对谢琅和林阿翠说:“谢姑娘,你留在现场,再仔细检查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纵火者的线索,比如脚印、衣物碎片之类的。阿翠,你去渔港周围的渔户家问问,看看昨晚有没有人见过那个‘外乡人’,或者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
两人也立刻行动起来。谢琅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蹲在船边仔细搜索。林阿翠则挨家挨户地询问渔民。
狄仁杰站在原地,望着烧焦的渔船,陷入了沉思。他总觉得,这起纵火案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秘密。王老板虽然有嫌疑,但他的心声里没有丝毫愧疚或恐惧,反而更多的是慌乱,不像是真凶。而那个“外乡人”,又会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放火烧船?是单纯的报复,还是为了掩盖其他罪行?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林阿翠先回来了。她脸色有些兴奋:“狄郎君,我问了好几户渔户,有个张大爷说,昨晚半夜,他看见一个穿黑色斗篷的人,从渔港的方向匆匆离开,往城西的破庙去了。张大爷还说,那个人身高很高,走路很快,不像是本地人。”
“城西破庙?”狄仁杰眼睛一亮,“我们去看看!”
就在这时,谢琅也有了发现。她拿着一小块烧焦的布料跑过来:“狄郎君,你看这个!这是在船尾的灰烬里找到的,不是船上的布料,像是一种很粗糙的麻布,上面还绣着一个奇怪的符号。”
狄仁杰接过布料,仔细一看。那符号是一个歪歪扭扭的“狼”字,用红色的线绣成,已经被烧得有些模糊。他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猜测:“难道是‘狼牙帮’的人?”
狼牙帮是沿海一带臭名昭著的海盗团伙,经常在海上抢劫商船,偶尔也会登陆作案,手段残忍。他们的标志就是一个“狼”字。
“如果真是狼牙帮,那事情就不简单了。”狄仁杰沉声道,“他们放火烧船,很可能不是为了报复周福海,而是为了掩盖他们在渔船上留下的痕迹,比如……走私的货物。”
他立刻对林阿翠说:“阿翠,你马上通知李元芳,让他查恒通商行的商船时,重点关注是否有走私行为,尤其是和狼牙帮的往来。”
林阿翠刚要转身,就看见李元芳带着差役匆匆赶来。“大人,有重大发现!”李元芳的脸上带着兴奋,“我们核实了王老板的行踪,他昨晚确实在商行对账,有三名伙计可以作证,没有作案时间。另外,我们查到,三天前,有一艘名为‘海鹰号’的商船停靠蓬莱,船上运载的都是煤油,而且据码头的工人说,船上的人都穿着黑色斗篷,行事十分神秘。”
“海鹰号?”狄仁杰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艘船现在在哪里?”
“已经离开蓬莱了,说是去了莱州。”李元芳回答,“不过,我们在商行的货仓里,找到了一些和谢姑娘手里一样的麻布碎片,上面也绣着‘狼’字!”
真相已经逐渐清晰。“海鹰号”很可能就是狼牙帮的船,他们与恒通商行的王老板勾结,利用商船走私。昨晚,他们可能在“福顺号”上进行走私交易,或者留下了走私的证据,为了掩盖罪行,才放火烧了渔船。而王老板虽然没有亲自纵火,但他肯定知情,甚至参与了走私。
“立刻下令,封锁蓬莱所有出口,严禁‘海鹰号’相关人员离开!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去莱州,通知当地官府拦截‘海鹰号’!”狄仁杰果断下令。
“是!”李元芳立刻转身安排。
谢琅看着狄仁杰,眼神里满是敬佩:“狄郎君,还是你厉害,这么快就理清了头绪。”她的心声里满是崇拜,“跟着狄郎君查案,总能学到很多东西。”
林阿翠也兴奋地说:“这下终于可以抓住凶手,还周大叔一个公道了!”
狄仁杰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的海面。他知道,这起案件虽然看似解决了,但狼牙帮的势力依然存在,沿海的治安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有李元芳、谢琅和林阿翠这些得力的伙伴在身边,他有信心,一定能守护好蓬莱的安宁。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焦黑的渔船上,也洒在狄仁杰和他的伙伴们身上。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