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不如狗》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精品短篇小说,作者“英词丽句”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曹震曹振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8760字,喜欢精品短篇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人不如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3
第二天,我按地址找到了第一个人。
一个尘肺病工人的家属。
男人死在矿上,赔偿金少得可怜。
只因为男子是外包人员,和矿主没有雇佣关系。
矿主在曹振的辩护下,仅以慰问金的形式给与五万。
我向那位年过六旬的老妇人说明来意。
她浑浊的眼睛像一潭死水,看了我许久,最终缓缓摇头。
“姑娘,算了吧。咱斗不过他们的。”
我拿出其他案卷复印件,告诉她,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以为这能点燃她的希望,她却只是更深地叹了口气。
“没用的。告了那么久,家都散了,认命了。”
她的麻木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我心里的火。
接下来的几天,我敲开一扇又一扇门,得到的却是同一种死寂。
有人一听我是记者,就破口大骂着把我轰出来,骂我是“吃人血馒头”的。
有人拉着我哭诉半天,可一提到上诉,就恐惧得连连摆手,说再也折腾不起了。
漫长的诉讼,早已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和希望。
他们不是不想要公道,是不敢了。
那种刻进骨子里的无力感,让我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
我以为自己在替他们声张正义,可对他们而言,我只是在残忍地揭开他们结痂的伤疤,让他们再痛一次。
我的坚持,到底是对是错?
我的执着,难道真的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我在小旅馆里把自己关了两天。
电脑屏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案卷,像一座座墓碑,无声地嘲笑着我的天真。
法律,这本该保护弱者的武器,竟被扭曲成了强者手中的利刃。
我几乎要被这悖论般的现实压垮。
就在黑暗即将吞噬我时,一个名字闪过脑海。
我的大学法学教授,张老师。
一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总在课上说:“法律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我抓起电话,声音沙哑地拨通了他的号码,将一切和盘托出。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久到我以为他也要劝我放弃。
“李悦,来我家。”
他的声音传来,感觉到他语气中的欣慰,和一般的凝重。
在张老师的书房,我见到了他引荐的人,一位叫王援朝的公益律师。
他年过五十,头发花白,一副黑框眼镜后的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一言不发地翻完我所有的资料,书房里压抑,我的手心全是冷汗。
“曹振是个高手。”
王援朝终于开口,手指敲了敲一份卷宗,
“他所有的操作,都在法律的框架内。他玩的,是法律的漏洞和量刑的自由裁量权。”
“那……就没办法了吗?”我的心直往下沉。
“有。”
王律师的目光从卷宗移到我脸上,
“你之前的打法,是用舆论的同情去碰法律的坚冰,是鸡蛋碰石头。”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激昂:
“我们要做的,不是煽情,是普法!用你的笔,把曹振的手段剖开给大众看!
他是如何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为罪犯脱罪,如何利用受害者不懂法、请不起律师的弱点,去实现他那套‘程序正义’!
我们要让所有人看清,这种所谓的‘公正’,到底有多不公!
这个问题,不只是曹振,而是法律本身的问题。”
王律师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混乱的思绪。
我懂了。
这场战斗,必须从情绪的宣泄,升级为理性的博弈。
接下来一月,在王律师的指导下,我几乎将《刑法》和《诉讼法》翻烂。
第一篇长文的标题,直指核心——《深度剖析:从人贩子到宠物狗,法律的灰色地带》。
文章里,我不再渲染悲情,而是将两个案子的判决书、法条并列,逐一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