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我离开后,会议室的门还没关严,里面就爆发出了山崩海啸般的争吵。
第一个爆发的,是刘叔。
“陈浩!你他妈害死我们了!”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冲上去,一把揪住了陈浩的衣领。
“老子下个月的房贷怎么办!我女儿的学费怎么办!我的饭碗要被你砸了!”
陈浩被他推得一个踉跄,还在嘴硬:“刘叔你冷静点!这怎么能怪我!我也是为了大家好!”
“好你妈个头!”另一个市场部的老员工也冲了上来,指着陈浩的鼻子骂。
“你拿我们当枪使,现在出事了,你想拍拍屁股走人?没门!”
“就是!史密斯先生的邮件都来了!公司要是黄了,我们都得跟着你喝西北风!”
“把我们都拉下水,你安的什么心!”
曾经的支持者,此刻变成了最凶恶的敌人。
他们把陈浩围在中间,指责、怒骂,几乎要将他生吞活剥。
这场闹剧,我隔着门板都听得一清二楚。
我没有回头,径直回了办公室。
新的制度,从这一刻起,正式生效。
第一天,办公室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没有人说话,空气里只有键盘被疯狂敲击的声音,和鼠标一次次用力的点击声。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疯狂地计算着自己离那50%的KPI增长线还有多远。
计算完KPI,又开始计算加班。
申请加班,意味着自己可能成为那个被淘汰的名额。
不申请加班,KPI又肯定完不成。
每个人都像是在走钢丝,每一步都战战兢兢。
为了抢夺有限的“有效产出”,不同部门之间,甚至同一部门的同事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技术部为了赶一个项目进度,需要市场部提供数据支持。
市场部的人却以“我们自己的KPI还没做完”为由,拖延交付。
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在走廊里吵得面红耳赤。
“你们再不给数据,项目延期了算谁的?”
“延期了也是你们技术部无能!别想把锅甩给我们!”
甩锅、推诿、互相使绊子,成了新的办公室常态。
陈浩的市场部,作为这次风波的源头,成了重灾区。
为了证明自己的“奋斗”不是空话,他申请了全部门通宵加班,要赶出一个“惊艳”的营销方案。
结果,一群人心浮气躁,互相猜忌,根本无法有效协作。
一个简单的方案细节,几个人内讧到了半夜三点。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顶着浓重的黑眼圈,交上来一份漏洞百出、逻辑混乱的方案。
我扫了一眼,直接把方案摔回他桌上。
“逻辑不通,数据错误,预算超标。重做。”
然后,我当着全部门的面,宣布了我的决定。
“市场部昨晚的集体加班,产出无效。根据规定,判定为‘无效加班’,整个部门,计入绩效负分。”
这个决定一宣布,部门里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哇”的一声就崩溃大哭了。
“我不干了!我受不了了!”
“天天提心吊胆,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下!这比死还难受!”
她一边哭,一边收拾东西,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公司。
陈浩试图去安抚其他人的情绪,却被所有人用怨毒的眼神逼退。
他,成了全公司的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