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的一篇架空历史小说《戍边斥候:从奉旨传宗接代开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李青云苏月蓉,作者般若菠萝,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戍边斥候:从奉旨传宗接代开始!》这本架空历史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240981字。
戍边斥候:从奉旨传宗接代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9章
苏月蓉仔细听着隔壁房间的声响,确定两人步入了正题,也有些心烦意乱,身体燥热。
“大姐,我知道错了。”
躺在身旁的苏月梅忽然打破了平静。
“我不想听你解释,更不想听你道歉!”
苏月蓉说罢,才感觉话有些重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轻叹了声道:“月梅,相公冒着丢了命的风险,从礁石区捡了半个砗磲贝,才凑够了把你和月莹买回来的银子。”
“你在女囚营待了那么久,应该比我更清楚官配的下场!”
为了不让李青云对苏月梅心生厌恶,必须把话说清楚,省的影响日后感情。
经历一系列变故的苏月蓉,如今心理强的可怕。
苏玉梅委屈道:“我过不了心里的坎儿!”
“你那青梅竹马的情郎心里有你,早在你离开金陵城时,就把你捞出去了。”
苏月蓉闭上美眸,这是苏月梅的心病,她认清了现实,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其实,父亲没被问罪前,她已经和工部侍郎的长子交换了婚书,结果不也是无人相救吗?
在她看来,不管多显赫的家世,也不如疼爱和一口饱饭,更何况相公勤快还能干,短短几天就解决了过冬危机。
隔壁房间的声音持续到亥时便没了动静。
辗转反侧的苏月蓉也进入了梦乡。
李青云看了看睡着的苏月莹,吹灭了油灯,也进入了梦乡。
今天太累了,下午还加了个班,给对方留下了好人卡。对于那段露水姻缘,李青云并不留恋,就当积德行善了。
一觉到天明。
醒来时,苏月莹还在熟睡。
堂屋里已经传来了锅碗瓢盆的声音。
李青云穿戴整齐离开了卧室,和准备早饭的苏月蓉打了个招呼,洗完漱才打开了房门。
突然的光源转换,眼前经历了短暂的模糊便恢复了正常。
苏月蓉看他向外走去,惊喜道:“相公,你的眼睛好了?”
“再有两天就彻底好了。”
李青云说罢来到院里,深吸一口气,扎了一个马步。回忆着灵犀诀的招式和要诀,一招一式,步履稳健。
拳风不快,招式却是一丝不苟。
体内气血躁动,昨夜的疲惫竟然随着一遍拳法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青云知道捡到宝了,那个身着貂裘的小胖子肯定大有来头;俗话说穷文富武,原主的记忆中,大梁军中身居高位的将领多半都有强身锻体的秘法,体力远超常人。
按李青云推测,那些人的实力应该和梁山好汉不相上下。
第二遍灵犀拳打了一半,体内传来了强烈的饥饿感,李青云连忙停下。如今的身体只能支撑他打一遍,再逞强就适得其反了。
早饭依旧是糙米干饭,昨晚没吃完的卤下水,一盆蒸贝,一碟腌海菜。
李青云风卷残云般的吃了四碗饭,还将多半盆卤下水都造了,才感觉吃饱了。
苏月蓉担心他撑坏了肚子,“相公,吃太多对身子不好。”
“昨晚有点累,今天心情好,以后我的饭按四碗准备。”
李青云感觉单吃糙米饭也不行,还得增加肉食,这样才能让身体越来越强,争取到更多活下去的资本。想到灵犀诀最后一页记载的药浴秘方,感觉有必要去镇上一趟。
吉安县暂时不能去了,昨天下午刚在那边做了好人好事,省的被人盯上。
殊不知,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苏月莹俏脸红的能滴出水来,低头扒拉着饭菜,根本不敢看他。
“月蓉,我去镇上买些米面,你们把柴房打扫一下,去海边捡鱼不要走太远。”
李青云放下碗筷,将匕首捆在小腿上,背上拓木弓,挂好箭袋,拎着昨晚整理好的八套棉袍棉靴向外走去。
“相公,买些草料和黑豆,战马吃的精细。”
李青云应了声,将东西捆在马上,离开了家门。
从村里经过时,过往村民看向他的目光中多了些许敬畏,显然听说了李青云昨天斩杀鞑靼人的事情;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和嫉妒。
刘大狗看着李青云的背影,擦了擦鼻子,“没想到他瘦的跟猴子一样,竟然这么能打!那些棉袍都是新的,拿到镇上少说也能卖二十两银子。”
“能打个屁,八成是两伙人打的你死我活,他捡了便宜!”
赵老四将手插在袖口里,阴恻恻的道:“棉袍值二十两,那匹马得值五十两,只要想办法把李瞎子弄死,东西就都是咱们的了。”
刘大狗想到被李青云暴打的经历,也有些怵头,“咱们能打的过他吗?”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李瞎子有夜盲症,夜里看不见远处的东西。”
赵老四冷笑几声,看了看天边的乌云,“起风了,估计得下雪,咱们去半路上埋伏他。陈大海报了官,也查不到咱头上。”
刘大狗眼前一亮,“四哥,咱们得说好,我帮你弄死李瞎子,银子对半分,还得把苏月蓉给我。”
“银子对半分,苏月蓉和她俩妹妹,咱哥俩混着用,玩腻了就让她们当村妓,一晚一百个铜板。”
赵老四看他连连点头,狞笑道:“走,准备东西去,今天就送他上路。”
……
李青云行至半路,驱马赶到了流云镇。
这里检查相对宽松,查看了路引,交了十枚铜板就放行了。
李青云找了一家当铺,八套棉服和棉靴,最终以三十五两成交;如果马车护卫的棉服没有箭伤和鲜血,还要多卖十两。
接下来,又买了一辆爬犁,一百斤米,十斤面,二十斤猪肉,三十斤猪下水,五十斤草料和十斤黑豆,两匹布和三十斤棉花。
当来到药铺附近时,发现不远处跪着一个女人,面前的破木板上,歪歪扭扭写着‘卖身救父’四个字。
女子高约六尺,皮肤上健康的麦色,因为低着头的缘故,看不清长相。
身上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棉袍,骨架宽大,不似寻常女子那般柔弱。
臀腿看着比寻常女子更加圆润强健。
李青云有些好奇,向身旁的老者询问道:“大爷,那是怎么回事啊?”
“这女娃子的爹患了病,请药铺抓药得三两银子。他们这些山民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银钱?不过是个孝顺的娃子,只可惜这世道,容不下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