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小说有没有完整的免费版本在线阅读?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

作者:尊称椰子大王

字数:105053字

2025-10-26 08:12:06 连载

简介

小说《清宫卷王不想宫斗》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尊称椰子大王”创作,以青蕊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0505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晋位瑞妃,赐居承乾宫,带来的不仅是尊荣与权力,更是无处不在的审视与暗流。青蕊深知,妃位如同立于浪尖,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她愈发谨言慎行,将承乾宫打理得如同铁桶一般,恩威并施,很快便将一宫宫人收拾得服服帖帖。其木格与德顺如今已是宫里有头有脸的掌事宫女和首领太监,协助她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那本已然刊行的《农桑辑要》成了她最好的护身符与通行证。前来拜见的低位妃嫔或宗室命妇,无论内心作何想,面上无不交口称赞瑞妃娘娘“功德无量”、“泽被苍生”。青蕊皆以谦和应对,将功劳归于皇上圣明与古法玄妙,自己只略尽绵力,绝口不提系统与穿越之事。

这日午后,承乾宫来了一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客人——永和宫德嫔乌雅氏。

乌雅氏如今亦是一宫主位,且育有皇子,地位稳固。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缠枝莲纹衬衣,外罩石青色坎肩,妆容精致,笑意盈盈,身后宫女捧着两个锦盒。

“给瑞妃姐姐请安。”乌雅氏行礼的姿态无可挑剔,语气亲热自然,“姐姐乔迁新居,妹妹早该来道贺,只是前些日子六阿哥有些咳嗽,忙着照料,耽搁至今,还望姐姐勿怪。”

青蕊笑着让她起身,吩咐看座奉茶:“德嫔妹妹客气了。六阿哥身子要紧,如今可大安了?”

“劳姐姐挂心,已然无碍了。”乌雅氏坐下,目光在殿内扫过。承乾宫正殿陈设华美而不失雅致,多宝阁上除了常规的玉器古玩,还摆放着几个形态各异的筒车、杠杆模型,以及一盆长势极好、挂满红果的番茄,为这富丽堂皇的殿宇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生机与巧思。

“姐姐这里真是别致,”乌雅氏抿了口茶,笑道,“难怪连四阿哥、五阿哥、十四阿哥他们都爱往这儿跑,说是能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趣儿知识。连我们六阿哥,听着哥哥们说起瑞母妃宫里的‘格物游戏’,都羡慕得紧呢。”

她话语亲切,仿佛只是姐妹间的闲谈,但青蕊却听出了其中的试探之意——乌雅氏在提醒她,与皇子们走得太近,易惹人注目,同时也隐隐点出,她乌雅氏亦有皇子,并非毫无根基。

青蕊面色不变,依旧是那副温婉模样:“妹妹说笑了,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玩意儿,哄孩子们开心罢了。阿哥们天资聪颖,读书明理才是根本,我这点微末伎俩,不过是给他们课余添些乐趣,当不得真。”她轻轻将“教导”转换为“添趣”,既肯定了皇子们的学业,又淡化了自己的影响。

乌雅氏笑了笑,不再纠缠此事,让宫女将锦盒奉上:“这是妹妹一点心意,恭贺姐姐晋封之喜。一盒是上好的长白山老参,给姐姐补补身子;另一盒是江南新进的雨前龙井,知道姐姐素日爱饮茶,望姐姐喜欢。”

“妹妹有心了,如此厚礼,本宫愧领。”青蕊示意其木格收下,又回赠了一匣子自己暖棚里产的、品相最好的番茄和一小罐亲手窨制的茉莉花茶,“都是些自家产的不值钱东西,妹妹拿回去尝个鲜,这花茶性子温和,六阿哥若用了药,饮些也无妨。”

礼尚往来,既不显得生分,又保持了距离。

乌雅氏含笑谢过,又闲话了几句宫中琐事,诸如哪位太妃近日身子不爽利,内务府新进的缎子花色如何等等,言语间透着对宫务的熟稔与关注。青蕊只静静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并不多言。

直到一盏茶尽,乌雅氏才似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前儿个去给贵妃娘娘请安,听闻皇上近日为京西煤矿之事烦忧。说是那‘石炭’虽好,可开采艰难,事故频发,工部与内务府递了好几个折子,都未能拿出个万全之策。皇上为此,似乎动了肝火……”

她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瞟向青蕊殿内那些格格不入的模型和农书。

青蕊心中了然,乌雅氏今日前来,示好与试探是假,借机传递前朝消息、并再次试探她对此事的态度才是真。或许,她也想看看,这位以“巧技”晋位的瑞妃,是否真的能在这等棘手事务上再次“显灵”。

“皇上勤政爱民,日理万机,着实辛苦。”青蕊叹了口气,面露忧色,“这煤矿之事,关乎民生取暖与工匠用度,确是要紧。只恨臣妾身为女流,于这等军国大事上,实在无知,不能为君分忧,唯有在宫中诚心祈祷,愿皇上早日得遇良策,化解难题。”

她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一副全然无力、只知依赖君王的传统妃嫔模样。

乌雅氏仔细观察着她的神色,见她确实只有忧虑而无半分跃跃欲试,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又恢复如常,宽慰道:“姐姐不必过于忧心,皇上圣明,自有决断。咱们后宫妇人,打理好宫闱,不让皇上为琐事烦心,便是本分了。”

又坐了片刻,乌雅氏便起身告辞。

送走她,青蕊脸上的温婉笑容慢慢敛去。乌雅氏……果然不是易与之辈。她今日这番举动,看似关心,实则包藏祸心。若自己按捺不住,真对煤矿之事指手画脚,无论成败,一个“后宫干政”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幸而自己一直谨慎,未曾留下任何把柄。

然而,煤矿安全与高效利用,确实是她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不能明着献策,不代表不能暗中引导。

几日后,四阿哥胤禛来请安时,青蕊并未主动提及煤矿,而是问起了他近日的功课,尤其是地理与算学。胤禛一一作答,言语间透露出对各地物产分布的浓厚兴趣。

青蕊顺势拿出一张简易的大清舆图(这是她根据记忆和现有资料绘制的),指着京西一带,似随意道:“听闻此地多产石炭,乃取暖工匠必需之物。只是开采不易,地势复杂,常有瓦斯(她用了这个时代已有的称呼‘坑气’)、渗水之险。若能有一种方法,能像这杠杆一般,以小力撬动重物,或者像这筒车一般,借力打力,或许能想出些节省人力、保障安全的法子?当然,这只是我一点胡思乱想,做不得数。”

她再次将复杂的技术问题,归结为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引导胤禛去思考“省力”与“借力”在矿业上的可能应用。

胤禛果然被吸引了,盯着舆图上的京西区域,小脸上满是沉思。

就在青蕊于承乾宫深耕细作、潜移默化之时,康熙的圣驾,在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毫无预兆地驾临了。

“皇上驾到——”

通报声响起时,青蕊正在她的“格物斋”内,对着一份关于改进纺纱机的草图凝神思索。闻讯,她立刻放下炭笔,整理了一下略显随意的家常袍子,匆匆迎至殿门。

康熙穿着一身宝蓝色团龙常服,并未带太多随从,只梁九功跟在身后。他信步走入殿内,目光掠过殿中陈设,在那几个模型和那盆番茄上停留了一瞬。

“臣妾恭迎皇上圣驾。”青蕊领着宫人跪迎。

“起来吧。”康熙的声音听起来比平日松弛些许,他径自走到窗边的炕上坐下,打量着这间与众不同的殿宇,“你这承乾宫,倒不像个妃子的寝宫,更像个……嗯,工匠作坊与书房的合体。”

这话听不出褒贬,青蕊心中微紧,面上却带着恰到好处的腼腆:“皇上取笑臣妾了。臣妾闲来无事,就爱摆弄这些不成器的东西,让皇上见笑了。”

康熙未置可否,目光落在她方才匆忙放下的草图上:“又在琢磨什么?”

青蕊忙道:“回皇上,只是胡乱画些纺纱的技巧,想着若能令纱线纺得更快更匀,或许于织造有益。都是臣妾胡思乱想,登不得大雅之堂。”

康熙招了招手,梁九功会意,将那张草图呈上。康熙仔细看了片刻,图中并非完整的织机,而是一些关于飞梭应用后,如何提升纺纱效率以匹配织布速度的零散构思,包括如何利用齿轮传动实现多锭纺纱的设想,虽然粗糙,但思路奇巧。

“飞梭之后,便是多锭纺纱……你倒是想得远。”康熙放下草图,看向青蕊,眼神深邃,“朕听闻,老四近日对京西煤矿甚是上心,还跑去工部查阅旧档,可是受了你的‘胡思乱想’影响?”

青蕊心头一跳,知道这才是康熙今日突然驾临的真正目的。她立刻跪下,语气诚恳中带着一丝惶恐:“皇上明鉴!臣妾万万不敢!臣妾只是……只是平日与阿哥们玩耍时,偶尔会讲些格物小故事,诸如杠杆省力、筒车引水之类,绝无涉及朝政实务!四阿哥天资聪颖,举一反三,自行关注民生疾苦,此乃皇上教导有方,臣妾岂敢居功,更不敢妄加引导!”

她将一切都推到“格物游戏”和皇子自身的“聪慧仁心”上,撇清得干干净净。

康熙看着她伏低的脊背,沉默了片刻。他自然查过,瑞妃与皇子们的交往,确实多在“玩”与“学”的范畴,并未有逾越之举。而胤禛最近的举动,虽然出乎意料,但其展现出的务实与探究精神,却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在惊讶之余,也隐隐有一丝欣慰。

“起来吧。”康熙语气缓和了些,“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老四肯用心实务,是好事。你这些‘胡思乱想’,若能启发皇子关注民生,亦算有功。”

青蕊这才松了口气,谢恩起身,后背已沁出些许冷汗。与帝王相处,如同行走于刀尖,片刻松懈不得。

“朕今日来,是想尝尝你暖棚里那‘西洋朱果’。”康熙忽然转了话题,指着那盆番茄,“梁九功说,味道颇为独特?”

青蕊忙亲自去摘了几颗熟透红润、饱满欲滴的番茄,用清水洗净,放在一个白玉盘中呈上。“此物名‘番茄’,酸甜可口,可生食,亦可入菜。皇上请尝尝。”

康熙拿起一颗,端详片刻,依言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液瞬间在口中爆开,带着一股清新的果香,与他平日所食瓜果滋味迥然不同。

“嗯,果然别致。”康熙点了点头,又尝了一口,“听闻此物在你暖棚中,冬日亦能结果?”

“回皇上,只要温度光照适宜,精心照料,确可越冬挂果。”青蕊回道,“臣妾觉得,若此物能推广种植,或可丰富冬日菜蔬种类。”

“你有心了。”康熙吃完一颗,接过梁九功递上的湿帕子擦了擦手,目光再次落在青蕊身上,带着一丝探究,“朕有时在想,你一个蒙古格格,怎会对这些汉家的农耕工匠之士,如此精通热衷?”

来了!青蕊心中警铃大作,知道这是对她来历和知识来源最核心的试探。她早已准备好说辞,脸上适时地露出几分追忆与感慨:“回皇上,臣妾幼时在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生活艰难。额吉(母亲)常需想尽办法储存食物、修补毡帐、利用身边一切物事。臣妾耳濡目染,便觉得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理,若能知晓其理,加以利用,便能活得容易些。后来……后来有幸入宫,得见天家气象,阅览群书,方知臣妾昔日所思所想,不过是井底之蛙。许多道理,前人书中早有记载,只是臣妾愚钝,如今方能慢慢领会一二。至于热衷……或许是觉得,能凭己之力,让作物长得更好些,让器物用得更方便些,看到成果时,心中便觉得踏实、欢喜。”

她将一切归于草原生活的磨砺、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入宫后的学习,合情合理,又带着一丝底层生活赋予的朴实与坚韧。

康熙听着,目光微动。他想起暗卫调查回报,博尔济吉特氏在草原母家时,其母确实以聪慧能干著称。这番说辞,倒也说得通。或许,正是这种不同于深闺千金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如今这份独特的眼界与心性。

“踏实、欢喜……”康熙重复着这两个词,看着眼前女子清亮沉静的眼眸,心中某处似乎被轻轻触动。他见过的美人无数,或娇媚,或清高,或温婉,却少见如此专注于“物”、并从中获得纯粹喜悦的女子。她不争不抢,却凭着实打实的功绩一步步走到如今地位,这份沉静的力量,反而更令人侧目。

“日后朕若得闲,或会常来你这里坐坐,”康熙忽然道,“尝尝你的新鲜瓜果,看看你的‘胡思乱想’又有了什么新花样。”

这话语里,已带上了几分寻常夫妻般的随意与亲昵,而非全然帝王的恩宠。

青蕊心中一怔,随即垂首应道:“臣妾陋室,若蒙皇上不弃,随时恭迎圣驾。”

康熙并未久留,又略坐了片刻,便起驾回了乾清宫。

送走圣驾,青蕊独立于殿前月台,望着漫天绚烂的晚霞,心中波澜微兴。康熙今日之举,恩威并施,既肯定了她在引导皇子上的“功”,又敲打了她不可逾越界限,最后那句“常来坐坐”,更是意味深长。

君心似海,难以揣度。但她能感觉到,自己在康熙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更是一个让他感到些许“不同”与“放松”的存在。

这很好。

她转身,目光掠过庭院中那些代表着生产力与未来的模型和绿意,嘴角泛起一丝清浅的笑意。

宫斗?她不屑于将精力浪费在女人间的争风吃醋上。她的战场,在更广阔的地方。她要做的,是继续深耕,用更多的“实绩”,将这妃位坐得更稳,将承乾宫打造成真正的“格物致知”之所,潜移默化地,推动这个时代,向着她所期望的方向,悄然前行。

夜色渐浓,承乾宫的灯火次第亮起,在这深宫之中,宛如一颗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照亮更远方的星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