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朕的江山,画风不对》的主角是周玄,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爱吃火勺的黄小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男频衍生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等你来读!
朕的江山,画风不对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岁末的寒风卷着雪沫子,“哐哐”砸着御书房的窗棂。屋里炭火烧得正旺,暖气流淌在雕花梁柱间,却烘不热周玄心头的凉——书案上堆得像小山似的,不是催命的奏章,是户部、吏部、兵部这帮衙门刚递上来的年度总结,宣纸封皮烫着暗纹,透着股子“今年收成贼好”的喜庆劲儿。
周玄盯着那堆册子,心里没半点期待。原主记忆里,往年这时候全是愁云惨雾,各部奏报不是“国库空虚”就是“需赈济灾民”,年关赏赐都得拆东墙补西。他这半年瞎折腾一通,虽说没闹出大乱子,但核心目标——败家、搞垮王朝——一个没成,估摸着顶多是表面光鲜,内里早烂透了。他甚至有点盼着看到份“外强中干”的报告,好歹给自个儿点“亡国有望”的安慰。
随手抄起最上面的户部报告,周玄懒洋洋翻开。目光扫过开头几行字,先是漫不经心,接着眉头一皱,然后眼睛瞪得溜圆,最后干脆僵在椅子上,手指都忘了翻页。
“景和元年,岁入银八百五十三万两,粮一千二百万石……同比先帝末年,增四成有余?”
“各州府粮仓存粮,够全国吃三年?这是近三十年最高纪录?”
“国库结余……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周玄猛地坐直,差点把案上的砚台碰翻,“去年这会儿,边军三个月饷银都欠着呢!这他妈是假的吧?!”
他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熬夜批奏章熬出了幻觉。扔下户部册子,又抓过吏部的考核汇总,越看心越沉:
“京官地方官考成,优等三成,良等五成,劣者不足半成?就淘汰了三个人?”
“政令落实效率提升一倍?以前要一个月的事儿,现在半个月就搞定?”
兵部的报告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那加粗的字迹刺得他眼睛疼:
“裁军三成后,边军饷银足额发放,新器械换装完毕,操练强度翻倍,战力反升两成!”
“退伍兵再就业率九成五,地方治安案件少了六成!”
工部的册子上,修路、治河的成果列得清清楚楚,连哪条路带动了多少商税增长都写得明明白白;就连礼部,都在说因为路修得好,科举、祭祀办得顺风顺水,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一份份报告像重锤似的,砸得周玄脑子嗡嗡响。他原本瘫在椅子里,不知不觉坐得笔直,手指捏着纸页都泛白了,翻来翻去想找破绽——比如数据造假、隐瞒隐患之类的,可通篇都是详实的数字、具体的案例,连以前的吏治腐败、行政拖沓,都被KPI和锦衣卫那套“HR式监督”治得服服帖帖。
荒谬感和挫败感像潮水似的把他淹没。他扒着脑袋回想这半年的事儿,越想越崩溃:
遣散后宫想省开支,结果落了个“仁德”名声,宫里花销直接砍半;
裁军想引发兵变,搞了个“N+1补偿”和再就业中心,军队更忠心了,社会更稳了;
用KPI折腾官员,没逼反人,反倒逼出一群卷王,办事效率飞涨;
修路想败家,结果路通了财路也通了,税收蹭蹭往上涨;
想搞文字狱逼反文人,弄出个官方报纸和舆论税,反而没人乱嚼舌根了;
连狄戎来挑衅,都被他用一堆经济学名词怼跑了……
“我到底干了些什么啊?!”周玄抱着头,感觉世界观都要碎了,“我拿的明明是‘亡国昏君’剧本,怎么演着演着成了‘暗中振兴’?我是真心想当废物啊!半点励精图治的念头都没有!”
“这届NPC是不是有问题?我的所有作死操作,都被他们自动翻译成‘圣君神操作’了?”
“陛下,该用参汤了。”王德福端着碗进来,见周玄对着报告发呆,表情比哭还难看,小心翼翼地凑上前,“今年国库充盈,祥瑞不断,都是陛下圣德啊!”
周玄抬起头,眼神空洞地看着他,喃喃道:“圣德?是我操作太骚了吧……”
挥挥手让王德福退下,周玄对着跳动的烛火发愣。原本以为三年时间紧得很,现在看这报表,别说三年,这国家再撑三十年都没问题!他从A到Z的跑路计划,还没启动就全黄了。
“亡国条件一个个都没了……内政清明,国库有钱,军队能打,民心还不错?”周玄痛苦地拍了拍桌子,“我这亡国计划书得撕了重写!现在首要任务不是怎么亡国,是怎么解释我这半年的‘神操作’啊!”
那种“想考零分却拿了满分”的憋屈感,堵得他胸口发闷。他这皇帝当得,也太“成功”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