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知否重生:墨兰不做菟丝花》的主角是盛墨兰盛明兰,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徐飘飘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女频衍生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等你来读!
知否重生:墨兰不做菟丝花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暮色压沉了盛府的檐角,墨兰刚核对完库房的冬衣账目,揉着发酸的手腕回到院子,就见画春引着一个神色慌张的婆子进来——是林噙霜从前的陪房刘妈妈,自林噙霜被送往家庙后,便被打发去了浣衣局,平日里极少露面。
“姑娘,刘妈妈说有急事找您,拦都拦不住。”画春压低声音,眼中满是警惕。
刘妈妈一进门就“扑通”跪下,花白的头发散乱着,声音带着哭腔:“四姑娘,您救救老奴吧!再不说,老奴就要被人灭口了!”
墨兰心中一凛,示意画春关上门,屏退左右,才缓缓道:“刘妈妈,你起来说话。府里虽处置了林姨娘,但也没苛待你们这些旧人,何来灭口之说?”
刘妈妈哆哆嗦嗦地起身,攥着墨兰的衣袖,眼神惊恐:“姑娘不知,老奴在浣衣局听见两个管事婆子说话,说……说林姨娘当年根本不是自愿去家庙的,是老太太和大娘子设局逼的!还说……还说她们要找机会,把知道林姨娘秘密的人都处理掉,老奴就是其中一个!”
墨兰指尖一顿。林噙霜被送家庙,虽有老太太的决断,但也是她罪证确凿,何来“设局”之说?刘妈妈这话,听着更像是有人故意挑唆。
“你听得仔细?那两个管事婆子是谁?”墨兰追问,语气平静却带着威压。
“是……是负责看守粮仓的李婆子和王婆子。”刘妈妈眼神闪烁,“昨日夜里偷米的事,就是她们故意放的人,想搅乱府里的秩序,好趁机栽赃姑娘您管家不力!”
偷米案竟和看守粮仓的婆子有关?墨兰眉头紧锁。她本就觉得偷米事有蹊跷,如今听刘妈妈这么说,更觉背后牵扯甚多。
“林姨娘还有什么秘密,值得她们这般赶尽杀绝?”墨兰逼视着刘妈妈,“你老实说,别藏着掖着。”
刘妈妈被她看得浑身发颤,终于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物件,递了过来:“姑娘,这是林姨娘当年让老奴偷偷藏起来的,说是她的‘护身符’。老奴也是昨日才想起,这东西或许和她的秘密有关。”
墨兰打开油纸,里面是一枚小巧的银锁,锁身上刻着一个模糊的“梁”字,边缘还沾着点点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
“这银锁是……”墨兰心头一沉。
“是梁六郎小时候戴过的!”刘妈妈压低声音,“林姨娘年轻时和梁六郎的母亲相识,这银锁是梁家夫人送她的信物,说日后若有难处,可凭此找梁家帮忙。后来林姨娘攀附梁六郎,也是凭着这枚银锁牵的线。”
墨兰指尖摩挲着银锁上的“梁”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林噙霜与梁家的牵扯,竟比她想象的还要深!这枚银锁若是落入有心人之手,不仅能坐实林噙霜私通外男的罪名,甚至可能牵扯出梁家与盛府的旧怨。
“除了这银锁,林姨娘还藏了什么?”墨兰追问。
“还有一个账本,记着这些年她给梁家送的财物,还有……还有梁六郎帮她在府中安插人手的记录。”刘妈妈道,“那账本被她藏在……藏在老夫人当年陪嫁的樟木箱夹层里!”
老太太的陪嫁樟木箱?墨兰心中一惊。林噙霜竟敢把如此重要的东西,藏在老太太的物件里,简直是胆大包天!
“你为何现在才说这些?”墨兰盯着刘妈妈,眼中满是怀疑。
“老奴是怕啊!”刘妈妈哭道,“林姨娘倒台后,老奴就想着明哲保身,可昨日听见李婆子她们的话,才知道自己躲不过去。姑娘您如今得老太太看重,又学着管家,只有您能救老奴!”
墨兰沉吟片刻。刘妈妈的话半真半假,但银锁是真的,账本的下落也听起来合理。若是能找到那本账本,不仅能彻底清理林噙霜在府中的旧部,还能抓住梁六郎的把柄,断了他再纠缠盛府的可能。
“你先在我院子的偏房待着,别出去露面,免得打草惊蛇。”墨兰吩咐道,“画春,给刘妈妈端些吃食,好好看着她,别让她乱跑。”
待刘妈妈被带下去后,画春担忧地问道:“姑娘,刘妈妈的话能信吗?她会不会是故意来挑拨的?”
“半信半疑。”墨兰将银锁收好,“银锁是真的,账本的下落也值得一查。但她一口咬定是老太太和大娘子设局,倒像是有人故意让她这么说,想挑拨我和老太太、大娘子的关系。”
画春点点头:“那咱们现在就去老太太的库房,找那只樟木箱?”
“不行,太贸然了。”墨兰摇摇头,“老太太的库房守卫森严,没有她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靠近。若是咱们私自去查,被老太太发现,反倒会引起她的猜忌。”
她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得想个法子,名正言顺地去查。明日我去暖阁伺候老太太时,故意提起整理陪嫁物件,说怕年久失修损坏了,趁机提出清点樟木箱,看看里面有没有需要修补的东西。”
画春眼睛一亮:“姑娘这个主意好!既不引人怀疑,又能名正言顺地查看樟木箱。”
第二日一早,墨兰如常去暖阁伺候老太太。端上银耳羹后,她状似无意地说道:“老太太,昨日我跟着周嬷嬷去库房,见您当年的陪嫁物件都好好地收着,只是那几只樟木箱,看着有些陈旧了,怕是里面的衣物会受潮。”
老太太抬眼看向她:“怎么,你想帮我整理?”
“孙女想着,您的陪嫁都是珍贵物件,若是损坏了就可惜了。”墨兰语气恭敬,“不如今日我和周嬷嬷一起,把樟木箱打开晾晾,看看里面的衣物有没有受潮,顺便修补一下破损的地方。”
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道:“倒是有心了。也好,那些箱子确实有些年头没仔细看过了,你便和周嬷嬷一起去看看吧。”
得到老太太的应允,墨兰心中松了口气,连忙去请周嬷嬷,一同往老太太的库房去。
库房由两个经验丰富的婆子看守,见墨兰和周嬷嬷来,连忙打开门。走进库房,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扑面而来,几只朱红漆的樟木箱整齐地摆放在角落,上面落着薄薄一层灰尘。
“就是这几只箱子了。”周嬷嬷指着箱子道,“当年老夫人的陪嫁衣物、首饰,都放在这里面。”
墨兰走上前,目光落在最里面的一只樟木箱上——刘妈妈说,账本就藏在这只箱子的夹层里。她示意周嬷嬷帮忙,两人合力将箱子打开。
箱子里整齐地叠放着各色绸缎衣物,虽时隔多年,却依旧色泽鲜亮。墨兰假装仔细翻看衣物,手指却悄悄摸索着箱子的内壁。
突然,她指尖一顿——箱子底部的一块木板,竟比其他地方松动些。她心中一喜,不动声色地对周嬷嬷道:“周嬷嬷,您帮我看看这件织金锦袍,袖口是不是有些破损?”
趁周嬷嬷低头查看衣物的功夫,墨兰悄悄掀开那块松动的木板,里面果然藏着一个小小的油纸包。她迅速将油纸包塞进袖中,再把木板放回原位,动作快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
“姑娘,这锦袍确实有些磨损,得让人好好修补一番。”周嬷嬷道。
“是啊,得赶紧让人修补。”墨兰笑着合上箱子,“其他箱子看着也没什么问题,咱们把这只箱子的衣物晾晾,再让人来修补锦袍就好。”
周嬷嬷点点头,两人一起将衣物拿出,晾在库房的架子上,便锁上库房,离开了。
回到墨兰的院子,墨兰立刻关上门,从袖中取出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本薄薄的账本。账本上的字迹是林噙霜的,密密麻麻地记着这些年她给梁家送的财物,从金银首饰到绸缎布匹,数额惊人。更让墨兰心惊的是,账本最后几页,竟记着几个盛府下人的名字,标注着“可任用”——都是府里各个岗位的管事,甚至还有两个是老太太身边的三等丫鬟!
“姑娘,这些人……”画春看得脸色发白,“林姨娘竟在府里安插了这么多眼线!连老太太身边都有!”
墨兰脸色凝重。这些人潜伏在府中,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若是不及时清理,迟早会出大乱子。更可怕的是,账本上还记着,梁六郎曾通过这些眼线,打探盛府与朝中官员的往来信件,甚至试图偷取盛紘的公务笔记!
“难怪梁六郎能对盛府的事了如指掌,原来是有这些内鬼帮忙。”墨兰咬牙道,“必须立刻把这些人揪出来,不然后患无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丫鬟的通报:“姑娘,周嬷嬷来了,说老太太让您去暖阁一趟,说是有客人来了。”
墨兰心中一动。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客人?难道是忠勤伯府的人?或是……与梁家有关的人?
她连忙将账本收好,对画春道:“把账本藏在暗格里,看好刘妈妈,我去去就回。”
赶到暖阁时,只见里面坐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神色严肃,正和老太太说着话。见墨兰进来,老太太招手道:“墨儿,过来见过你父亲的同僚,王大人。”
墨兰连忙屈膝行礼:“见过王大人。”
王大人打量了她一眼,语气凝重地对老太太道:“老太太,此事事关重大,梁六郎昨日在城外被人发现,已经死了。”
墨兰心中猛地一震。梁六郎死了?!
老太太脸色也变了:“怎么死的?是谁做的?”
“是被人一剑封喉,死在破庙附近的林子里。”王大人道,“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只在他身上发现了一枚银锁,上面刻着一个‘盛’字……”
银锁?刻着“盛”字?墨兰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梁六郎身上的银锁,会不会和林噙霜那枚刻着“梁”字的银锁是一对?若是如此,那杀梁六郎的人,会不会误以为他与盛府有勾结,进而迁怒盛府?
更让她不安的是,梁六郎一死,账本上那些内鬼的事,就再也没人能对证。而藏在暗处的黑手,究竟是谁?他们杀了梁六郎,下一步,会不会就要对盛府动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