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一篇古言脑洞小说《从摆摊开始,我在古代卖名著》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宋知有沈此逾,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钟坠雪,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从摆摊开始,我在古代卖名著目前已写96027字,小说状态连载,喜欢古言脑洞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从摆摊开始,我在古代卖名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曹易之到了之后,听着他们议论此书的故事,他也没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在一声声激烈的讨论中,宋知有急急忙忙的赶来。
大家见到她,立马安静了下来。
“你们在讨论什么?”宋知有方才在不远处就听到他们激烈的讨论声,所以这才好奇的问。
有人不好意思,没想到他们居然忘记收敛了,毕竟此书是宋娘子给的,他们差点舞到了正主面前。
“没什么、没什么。”
不过有些人沉不住气了,“宋娘子,您的这本书册是否还有其他的故事,我从这书字判断《聊斋志异》应当还有其他的故事。”
宋知有一愣,笑着回答,“看来你观察的很敏锐,确实还有很多故事,这只是其中一篇。”
听完众人脸上有些雀跃。
“太好了,此书写的真是绝妙!打破了以往我们对人鬼殊途的想象!”
“就是不知道何时出下一个故事。”
宋知有有种被“催更”催到面前的即视感。
“应该很快就会出下一个故事。”等她有钱,或者此书卖不动了,她大概就会卖下一个故事了。
“先不聊这个了,我要检查一下你们昨日抄的书,再给你们算银钱。”
因为等会她又得马不停蹄的去街市。
大概再过一个时辰街市就要开市了。
所以她还是很赶的。
宋知有让他们先依次站好,然后挨个检查。
没想到这群人居然完成的不错,而且他们的字都写的比她好。
“二十二本,给你四百四十文。”
她昨日便将手里的银子全都换成了铜钱,所以身上全都揣着铜钱,又不敢太明显,所以找了一个大的布袋,又裹上粗布这才出门。
此刻她从布袋里将铜钱算好,递给面前的男子。
男子拿着银子有些激动。
不枉费他花了一晚上抄书,四百多文已经够他们家过活十天半个月了!
“多谢宋娘子,下次有抄书的活计一定要找我们。”
宋知有思索了一下,在古代找人确实比较麻烦,都要找人去递话,不过这里头的人中宋知有只认识曹易之。
她脑子一转,便对他们说,“这样吧,如果下次有这活计,我便去找曹兄说,再让曹兄将你们聚在一块,曹兄可愿?”
“自然愿意。”曹易之捧着手里的五百文高兴又激动的回应道。
终于宋知有全都检查好书籍,给他们发了银钱。
目测一共有一百一十本,一共给出去一千二的铜钱。
她擦了擦汗,把手里的钱袋收好,钱袋来的时候鼓鼓囊囊的,此刻却空空的。
“都算好了,我得离开了。”
而后宋知有一转头便看到了一大叠垒起来的书籍陷入了沉思。
好像、似乎、她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她好像扛不动这么多的书……
曹易之也发现了,所以他主动说道,“宋娘子,要不我来帮你搬这些书吧。”
“那就多谢曹兄了。”
其他人也想帮忙,但是被她婉拒了,最后只留下一位与曹毅之关系十分好的男子,名徐向榆。
二人扛着书跟着宋知有来到了街市。
宋知有耽误了半个时辰,但她之前的摊位上居然还有人在。
“宋老板,你总算来了,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呢!”
宋知有没想到今日居然来了这么多人,确实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但她还是把自己的摊位给摆好了。
曹易之和徐向榆把书本给她放好,便以家中有事为由离开了。
宋知有本来还想感谢他们请他们在街上吃些东西的,为此也只能先作罢。
因为她看到二人眼底浓重的青黑,以及疲惫的眼睛,也知道他们估计昨晚熬夜抄书了。
他们一离开,宋知有就没有空想七想八的了。
上次的那位路人也来了,“宋老板,今日你带的书果然够多!我等了好几天了,总算能买到了!”
“今日备的书册多,所以大家不必担心买不到!大家先排好队,一个个来。”
宋知有本以为就这些人了,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批人,而且他们是直奔她的摊位。
“今日总算来了!齐兄,你上次说的便是这个摊子吧?”
一位穿着青石色长衫的男子和另一位穿着靛蓝色的男子说着话,而在他们旁边还有几位年纪相仿的友人。
“就是这里!”几人快速在队伍后面排队。
原来上次齐兄把书借给李兄看,这位李兄却没有如齐兄想的那般胆小,还让齐兄颇为可惜。
不过李兄觉得此书如此好看,光他们二人看又有什么意思,于是两人又合计把友人们拉入坑。
起初几位友人都不屑看此书,但在二人的软磨硬泡下总算愿意赏脸看一点。
这一看,就啪啪打他们自己的脸了,说好不感兴趣、不想看的几位友人,立马捧着书看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发出讨论的声音,可把李兄和齐兄给看乐了。
几人看一遍还不够,还想看第二遍,但书只有一本,自然没办法借给他们。
于是他们一商量,倒不如各自买一本,算是收藏,顺便支持一下这位笔耕者。
于是他们今日便一同来到了街市。
宋知有万万没想到,才几日的时间居然有那么多人知道此书。
她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来买,是因为身边看过的友人来推荐的。
他们十分好奇什么书能让友人赞不绝口,而且宋知有卖的书价格实惠,所以他们便把攒的钱拿出来买书。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一位男子付了铜钱,拿着书走到一旁自言自语的说道。
京城人均一月收入一千文,平时那些书对他们来说确实有些贵了,不过有些读书人却舍得在书上花银钱。
有些读书人为了自己崇拜的笔耕者,也愿意花银钱支持。
而宋知有没想到才短短一日便卖出了六十本。
实在是万万没想到,才休息了一日,居然有这么多人买。
看来古人还是很喜欢聊斋这个故事的。
六十本就赚了一千两百文,如果明日还能卖出去六十本,就已经回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