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02:校花你别闹,哥要搞钱》中的罗毅田宇青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小说推荐风格小说被一棵秋天的树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一棵秋天的树”大大已经写了77550字。
重生02:校花你别闹,哥要搞钱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5章
看着老妈利落地收拾好,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罗毅不用猜就知道,她准是去买好吃的犒劳自己了。
等老妈在街角转弯看不见了,罗毅才回到屋里。
回想起老妈刚才骑车那利索的身影,再想到多年后她渐渐变得迟缓的动作,罗毅鼻子一酸。
“妈,儿子要对不起你了。”
罗毅望着家里的柜子,双手合十,躬身行了个礼。
从小他就爱偷偷翻家里的柜子,朱小琴藏钱的地方,他清楚得很。
在这个年代,像老罗家这样的家庭,几乎是没有什么银行存款的。
朱小琴常把钱收在柜中的一个黑色布包里,布包就卷在最底层的被子中间。
罗毅熟练地打开柜门,伸手往被子堆深处一摸,指尖刚触到那熟悉的布料,嘴角就不自觉扬了起来。
“老妈藏钱的地方果然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
他稍稍用力,把黑色布包抽了出来。
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沓厚厚的百元钞票。
罗毅记得清楚,这五千多块钱是老妈为了他上学,省吃俭用东拼西凑才攒出来的。
他依然记得当年自己去上大学时,家里总共给他拿了八千块。
去掉四千八的学费,还有书本费、住宿费这些杂七杂八的,最后落到他手里的,只剩下一千二百块钱。
那就是他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算下来,一个月只有三百。
那时候一般同学的生活费,少说也有八百到一千。
为了省钱,罗毅在食堂每顿饭都得精打细算。
就这么省着用,一个月下来,他居然还能存下一百块左右。
罗毅掂了掂手里的钱,还是仔细数了一遍。
“一共五千三。妈,这钱先借儿子用一阵。”
他果断把钱收了起来。
藏好钱后,他翻出几本高中时不打算留的旧书,拿起老妈的裁缝剪刀,把书页剪成了百元钞票的大小。
用手掂量了一下厚度,和刚才那沓钱的重量,差不多。
罗毅把那叠裁成钱大小的纸塞回布包,仔细卷好,重新藏进了被子深处。
朱小琴有个习惯,虽然不会天天把钱拿出来数,但每隔两三天总会伸手进去摸摸布包在不在。
只要她不打开看,这钱就还能“假装”安然无恙。
罗毅心里盘算着,只要能瞒住老妈一个星期,他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原样放回去。
一切都收拾妥当,没过多久,朱小琴就骑着车回来了。
车筐里放着一把韭菜、一条鱼,还有一块水豆腐。
在两千年初,对老罗家来说,一顿饭能凑上这几样,就已经像过年一样丰盛了。
朱小琴知道罗毅爱吃韭菜炒鸡蛋,也喜欢鱼肉,就特意多买了些。
罗毅也没闲着,主动抱来柴火,帮老妈烧灶。
没多久,小小的平房里就飘满了饭菜的香气。
……
晚饭后,罗毅收拾好厨房,偷偷往兜里揣了二百块钱。
他在床上装模作样躺了一会儿,才找个借口起身:“妈,我出去找同学玩会儿,回来晚的话你别担心。”
“找谁啊?”
“老陈,陈玉坤。”
“那还行。你俩可别惹事儿,也别喝酒,我可不想你将来也变成个大酒鬼。”朱小琴叮嘱道。
“妈你放心,我真不会喝那么多了。”
“行,去吧,早点回来啊!”
“好嘞。”
从家里出来,罗毅顺着小城的街道往陈玉坤家走。
陈玉坤是罗毅的初中同学,也是他的铁哥们。
初中毕业后,罗毅上了高中,陈玉坤没继续念书,早早步入社会。
不过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断,始终保持着联系。
走在溪城这座慢节奏的小城里,晚风轻轻吹着,舒服又放松。
后来,罗毅虽然开了家小公司,挣了些钱,买了房和车,可生活节奏却由不得自己掌控。
每天不是应酬喝酒,就是东奔西忙的。
如今,在这份难得的悠闲里,他开始重新熟悉这个一直留在他记忆深处的年代,这座熟悉又亲切的小城。
“老陈,老陈,在家吗?”
这个时候很多家庭都还在住平房,找朋友特别方便,站在外面喊两嗓子,里头就能听见。
果然,没一会儿,陈玉坤就穿着大短裤、光着膀子,手里拎件半袖衫从门里走出来。
“罗哥,听说你们今天录取通知书到了?考哪儿了?”
陈玉坤还是老样子,不胖不瘦,中等个头,说话嗓门挺大。
“滨海财经大学。怎么样?”罗毅笑呵呵地回答。
“罗哥你是真行!这么好的事儿,兄弟必须请你喝两杯!”他一边说,一边把半袖往身上套。
罗毅拍了拍陈玉坤的肩膀,“别整这些,今天我考上大学,我高兴,必须我请。”
“不过酒少喝点,主要就是去撸个串儿。”
“成!街里新开了家‘火焰山烧烤’,不贵还好吃,就去那儿吧。”
“走……”
两人就这么步行着,往街里溜达。
小县城就这点好,地方不大,去哪儿都像散步锻炼,没一会儿就能到。
火焰山烧烤也就是个临街的平房,晚上屋里屋外全坐满了人,大多都是刚考完大学的高中生。
好不容易熬完高考,大家都想放松一下。
溪城就两所高中,一中和十七中,所以好几桌人跟罗毅都认识,互相打了个招呼。
陈玉坤也不客气,直接要了两手羊肉串、一打啤酒,俩人边吃边聊起来。
“老陈,听说你最近在新开的鹅厂上班?”
两瓶啤酒下肚,罗毅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
这也是他今天来找陈玉坤最重要的事。
陈玉坤拿起啤酒,一口干了。
他把杯子往桌上不轻不重地一撂,叹了口气:“不上班能咋整啊!?”
“本来都说好了,我不上学就接我叔的班儿。可我叔自个儿还没退呢!我不就得干等着嘛?”
“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就先去那个鹅厂凑合干着。”
陈玉坤的亲爹走得早,他嘴里这个“叔”,其实就是他的后爸。
罗毅记得,后来陈玉坤这后爸退休,直接就把他安排进了高速公路收费处,也算接了班,沾了后爸的光。
“鹅厂是新开的吧?我听说是老外来搞的?”
罗毅记得这个在溪城开了不到半年的鹅厂,确实是外国人投资的。
“可不咋的!你是不知道,那老外真他妈会玩。”
“一整只鹅进来,全给分解了包装。那些家伙对肉倒不太上心,就对鹅肝特别看重。”
“分割完以后,鹅肝和好肉他们拿走,剩下的边角料,基本上就地便宜处理了……”
陈玉坤一边喝着酒,一边打开了话匣子,详细介绍起鹅厂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