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玉》是作者大大“越人歌”创作的一部古代言情小说,书中情节新颖,看点也非常密集,剧情紧凑,非常值得一看。这本小说目前已完结,更新了1162994字,最新章节番外 皇后。这本书又名《谢家皇后》。
一、作品简介
小说池玉是网络作者越人歌写的一本小说,主角是池玉皇帝。主要讲述了:太平无事的过了几天,从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雨之后,这两天天气都还算凉爽。数数日子,快要立秋了。谢宁发现,刚平静了没有几天,青荷怎么又看着有点沉不住气了?明明平时她比青梅要安静得多,偏偏想的也太多。像青梅似……
二、书友评论
我的大皇子应该出宫开府了吧 不知道会娶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希望跟父皇娘娘一样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身体棒棒可以活的很久又可以去各地转转。我的玉瑶是不是和林家小子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呢 估计也是一对欢喜冤家吧。小二应该继承了皇位 小三小四在兄长的庇佑下一生都活的很洒脱快活。方夫人晚年很幸福吧 有儿孙陪伴衣食无忧特别是玉纷在她的照料下变得机灵可爱。哦还有青梅和胡荣在娘娘的默许下走到了一起 在宫中相互扶持 宫外还领养了两个聪明孝顺的孩子。还有公主的伴读和王念秋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 并没有因为早年的苦难丢掉了善良 这样的她们都有了好的归宿。还有刘才人随夫去了边关 在那生儿育女 回到了京城跟娘娘一起忆当年。。作者没有的只能自己yy
看大家评论很好一直看下去。我老公看了会说像流水账。的确很平淡的生活,但也还能看下去。我觉得最失败的是人物刻画的太浅表了。贵妃皇后,不是名称而已。总也要顾着后宫其他人。没感觉到这些。无脑的写女主一直保持干净善良,又有时候写她给太妃们的份例多么贴心。那宫妃们呢?她贴心在哪?克扣的那么厉害都无作为。看不下去了最后。最后把有些人写的很突然的改变和该死。
书龄快20年,从高中就开始看书,所以一般无脑的书也吸引不了我,而且我还喜欢看双洁的。但是这本书不让我反感,它没有皇帝对女主一见钟情,惊为天人,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也没有女主,天资聪颖,能掐会算,步步为营,神挡杀神的设定,但是全文就是合理且动人。
皇帝生于皇宫,什么精明的算计没见过呢?天下都是他的,可是从小那个环境,让他对人性很失望,但是女主从小和舅舅一起走南闯北的,见识非凡,心胸开阔,知世故而不世故,因为婶婶一家的设计才进宫,阴差阳错的缘分,确是皇帝的救赎。
文中细水长流,娓娓道来的感情,偶尔揭露出的伏笔还是很打动我的,就是我不懂,能写出这么细腻文章的作者,为什么不给皇上起个名字?好歹也是主角,全文真的就是以皇上来称呼……不过也现实,那个时代,谁能直呼大名……文中快进的部分,是妃嫔偶尔一些争斗。总的来说挺好的
真的好喜欢,其他书基本都是无脑宫斗,特别令人厌烦,喜欢这种文风,喜欢这种爱情观,喜欢作者的学识,没有很败笔很狗血的地方,真的很好很精致!
非常非常非常好看哇!很少在番茄看到这种,描写细腻,不无脑恋爱,三观正常的文了!太感动了,而且大家一致吐槽皇帝没名字,其实我觉得没名字才好,适合自己yy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作品赏析
太平无事的过了几天,从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雨之后,这两天天气都还算凉爽。
数数日子,快要立秋了。
池玉发现,刚平静了没有几天,青荷怎么又看着有点沉不住气了?
明明平时她比青梅要安静得多,偏偏想的也太多。像青梅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事很少能搁过夜,整天吃的好睡的也好。
这个从脸型上都可以一窥端倪。青梅是个圆脸儿,比俗称的“面如满月”还差点,但比标准的鹅蛋那又胖了两圈儿。青荷本来也应该是鹅蛋脸,就是这只蛋体态修长了些,下巴还有些略尖,所以众人都觉得青荷应该是个瓜子脸。
池玉记得以前她的两腮上还挺有肉的,难道都是为自己操心才变脸的吗?
池玉猜不出青荷在琢磨什么,索性直接去问她。
“奴婢是想着,天一转凉,就该过节了。”
池玉点头。过节就过节呗,都已经在宫里过了两回中秋节了。中秋的时候和平时也没有太多不一样。不过比平时多了些月饼、瓜果。宫里当然也有节庆活动,不过她不够格去参加,顶多是跟住的近的几个人一起赏月,喝两杯薄酒。
真的是薄酒,有时候甚至都没有酒味儿,就像在喝有些发酸的甜水。
去年喝着那名为“夜露白”的水酒时,感觉就跟喝露水一样,只是有一点淡淡甜味的水而已,跟酒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没有进宫,池玉觉得自己开个小小的酿酒的作坊也不错,卖点自己酿的米酒和果酒什么的,应该也能挣钱养活自己了。
可是现在说那些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以后,她大概都不会有那样的机会了。
青荷所担忧的事显然不是如何过节。看了看才人单纯的目光,青荷真觉得自己实在是任重而道远。才人这么不会谋算,将来可怎么办?
青荷没听说过能者多劳这个词。有的人天生就比别人想的多,想的远,可这样的通常过的都挺累,快乐也相应的变的比一般人少很多。
“按往年的惯例,过节的时候说不定会有晋位的机会。”青荷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晋位啊……
池玉慢了一拍想起来。
以前确实有过。皇上把晋位似乎也当成了一种过节的恩赏,赐与后宫的女子。比如梁美人,她就是入宫第一年的新年时晋位的,而李昭容则是在那一年的中秋晋位美人,过后又晋为昭容。
在非年非节的时候也有过晋位的先例,但那得有例外的情况。外头的男人挣前程求的也是立功受奖。后宫女人们想晋位也是一样,立功途径是固定的。
有孕,给皇帝生下孩子延续血脉,公主或是皇子都可以。
青荷当然希望这个中秋节时,自家才人可以晋位。
“要是这些日子皇上召才人伴驾,您可一定留心,让皇上高兴些。”
池玉知道青荷的提醒完全是为了自己考量。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让皇上高兴些啊。要讨一般人的喜欢大概投其所好就可以了,皇上呢?皇上富有四海什么也不缺啊。
况且宫里想讨皇上喜欢的女子真是太多太多了,能用的招数别人肯定早就都用过一遍了,池玉真不知道如何在这方面推陈出新,以求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难度太大了啊。
隔了约有半个月她才被皇上再度召去伴驾。
已经立秋了,白天的气候依旧燥热如同盛夏,但是早晚的时候吹在脸上的风已经颇为凉爽。清晨如果起的早,可以看见大片的芭蕉叶上凝结的夜雾,潮湿的雾气又变成了露水。
池玉今天穿了一件浅杏子红的宫装,肩膀上还搭着一条象牙色斓花披帛,头上没有过多的珠宝首饰,梳了一个慵云髻,簪着几朵栀子花。花朵洁白无瑕,还带着碧绿的叶片。
现在不是栀子花开放的季节,所以皇上的目光在池玉的发间停留了一刻之后,马上判断出这并不是真花。
“是绢布做的?”
池玉微笑着点头,轻声解释:“裁完衣裳总会剩下一些无用的边角料,挺零碎的连荷包也做不了,但是还能剪成花瓣大小,再拼起来就行了。”叶子也一样,是用墨绿色的缎子做的。
“绢布不都是很软的吗?”
哪怕是皇帝也有不了解的东西啊。
池玉解释:“绢布要上浆,浆子干了之后就会变的硬挺了。”
皇上回忆起在萦香阁书架上看到的草编花篮:“这个也是你自己做的?”
“闲着的时候做的消遣。”
这花和她很相称。
后宫的美女们喜欢在头上簪花,首选是那些花形繁复,色泽鲜艳明丽的花朵,比如牡丹、芍药、芙蓉、茶花等等。栀子花当季的时候,也会有人把它结成手绳佩戴,或是别在襟前充作领扣,那是因为栀子花格外芬芳的缘故。
所以池玉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讨好皇上啊。连这种女子头上戴的花环上似乎都有兴趣,可以就此聊个一盏茶的时间也不嫌麻烦。
但你能说皇上喜好头花吗?
那肯定不是啊。
她也陪皇上用过膳,但是也看不出来皇上特别喜欢吃什么。
要说真的有喜欢的,那就皇上似乎喜欢她点的菜色。从一开始那次皇上来萦香阁吃的汤面,到上次在安溪桥亭喝的冬瓜汤,这些都是她点的,皇上看样子倒蛮喜欢的。
可这是她的喜好啊,哪能以此来断定皇上的口味就和她一样呢?再说皇上又不是三岁孩子,就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就能籍此博得皇上欢心了吗?
真是一筹莫展啊。
池玉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想不通的事情就先不去烦恼了。她专心致志的品尝皇上这儿的好茶。
茶叶的颜色碧绿清幽,茶汤淡黄,茶气馨香,口味甘美。
她那里最近送去的茶叶也不错的,当然和皇上这里的不能相比。从敞开的长窗望出去,可以看见碧蓝如洗的天空。
蓝的令人难以直视,初秋的艳阳洒在远处宫殿的屋脊上,给那些乌瓦涂抹上了一层融融的金光。
“陈婕妤在朕这里告了你一状呢。”
池玉已经飞远的思绪被皇上这一句话给唤了回来,她捧着茶盏,澄澈的目光里带着一点懵然,好像一时间没能弄明白皇上的意思。
小说《池玉》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