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宫斗宅斗小说,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桃酥颜”倾情打造。本书以姜知微姜景悠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03400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草棚里的药味越来越浓了。
姜知微蹲在竹柜台后,把晒干的金银花装进陶罐,指尖划过粗糙的陶壁,发出沙沙的轻响。
陶罐是从废墟里捡的,口沿缺了个小角,却洗得干干净净,装药材正合适。
胸口的玉佩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那道意识安安静静的。
只有在她拿起带着苦味的黄莲时,才会传来一丝极淡的“涩”,像是在模仿药材的味道。
这几日她教了它不少东西。
比如“苦”是黄连的味,“辛”是紫苏的味,它学得分外认真,传递来的感受越来越准。
“姜姑娘,药杵修好了!”李阿牛抱着那只黄铜药杵走进来,脸上沾着点铜屑,眼睛亮晶晶的。
药杵断裂的地方被他用铜片箍得整整齐齐,还打磨得光溜溜的,看着比原来还结实。
“谢谢你,阿牛哥。”姜知微接过药杵,入手沉甸甸的,在手里掂了掂。
“这下碾药方便多了。”
“周大叔帮我掌的眼,”李阿牛挠挠头,把药杵放在柜台旁的石臼边。
“他说铜片得烧红了趁热箍,不然容易松。我试了试,确实挺稳当。”
姜知微笑着点头,拿起药杵往石臼里放了点甘草,轻轻碾了碾。
“咕噜噜”的声响里,甘草很快碎成了末,药香混着铜器的腥气,在空气里慢慢散开。
胸口的玉佩微微发热,那道意识传来一丝“甘”的感受,带着点满足,像是尝到了甘草的甜味。
“你也觉得这味道好?”她低头对玉佩轻声说,嘴角弯了弯。
李阿牛在一旁看着,忽然说:“姜姑娘,镇上的人都说,你这草棚搭起来,咱们镇才算真的缓过来了。”
他顿了顿,又说,“前几日张婆婆家的孙子闹肚子,喝了你给的草药水,当天就好了,她直夸你是活菩萨呢。”
姜知微的脸有点红:“就是些寻常草药,碰巧管用罢了。”
“可不是碰巧,”李阿牛说得认真。
“我娘说,你身上有股子清气,能压得住灾气。”他大概觉得这话有点玄,说完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
姜知微没接话,把碾好的甘草末收进纸包。
她知道,镇上人说的“清气”,大约和胸口的玉佩脱不了干系。
这几日夜里,草棚外偶尔会有奇怪的响动,像是有东西在徘徊,每次她心里发紧时。
玉佩就会微微发烫,那响动便会渐渐消失。
“对了,”李阿牛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
“小桃让我给你带的,她说这是她娘新腌的咸菜,配粥吃正好。”
布包里装着半罐咸菜,翠绿的萝卜条泡在酱色的卤汁里,透着股咸香。
姜知微接过来道谢,心里有点暖。
小桃是黄四娘的女儿,性子泼辣,却心细,这几日总变着法地送些吃的来。
李阿牛放下咸菜就走了,说要去帮周大勇修栅栏。
草棚里又安静下来,只剩下姜知微整理药材的动静。
她把连翘、板蓝根分门别类地放好,忽然听见草棚外传来胡三姑的声音。
“小姜大夫在吗?”
胡三姑挎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些黄纸和艾草,“我给你送点好东西。”
“三姑坐。”姜知微搬了个竹凳给她,“这几日草棚刚收拾好,还没来得及去看您。”
“看我干啥,我硬朗着呢。”胡三姑摆摆手,从篮子里拿出一叠黄纸,上面画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
“这是我求来的安神符,你在草棚四角各贴一张,能镇住邪气。”
姜知微看着那些符纸,心里有点无奈。她知道胡三姑是好意,却不想搞这些。
胸口的玉佩忽然传来一丝“斥”的感受,很淡,却带着明显的排斥,像是不喜欢这些黄纸。
“多谢三姑好意,”她笑着把符纸推回去,“这草棚刚搭好,四处漏风,贴了也得被风吹掉。
再说,我这儿都是药材,气味正得很,不怕什么邪气。”
胡三姑不依,把符纸往她手里塞:“这符纸不一样,是庙里的老和尚画的,灵着呢。
你看镇上刚遭了灾,难免有些不干净的东西,贴几张心里踏实。”
姜知微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顺手放进柜台的抽屉里。
“我回头找个风小的地方贴上。”她随口应着,拿起药杵继续碾药。
胡三姑盯着她手里的药杵看了会儿,忽然压低声音:“小姜大夫,我听说你这儿夜里不太平?”
姜知微碾药的手顿了顿:“没有啊,挺好的。”
“别瞒我,”胡三姑凑近了些,声音像蚊子。
“前几日夜里,我起夜时看见你这草棚里有光,白白的,还动呢,是不是,是不是有啥东西显灵了?”
姜知微心里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三姑看错了吧,许是月光透过竹缝照进来的。”
胡三姑半信半疑地皱着眉:“是吗?可我看着那光会动”她忽然一拍大腿。
“我知道了!定是你那块玉!我就说那玉不一般,果然有灵性!”
姜知微没接话,只是低头碾药,药杵撞击石臼的声音越来越响。
胡三姑又絮絮叨叨说了些“玉灵护主”“得供着点”之类的话,见姜知微不怎么搭腔,便拎着篮子走了。
临走前还叮嘱:“那符纸记得贴啊,就算玉灵护着,多一层防备总是好的。”
草棚里又安静下来。
姜知微放下药杵,打开抽屉看着那叠黄纸,胸口的玉佩传来一阵闷闷的“烦”,像是被胡三姑的话搅得不安了。
“别躁,”她对着玉佩轻声说,“她就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
意识传来一丝“疑”,似乎不太相信。
姜知微笑了笑,拿起一张符纸对着光看了看,纸面上的符号歪歪扭扭的,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你看,这东西看着就不顶用,”她把符纸放回抽屉,“还不如灵香草管用呢。”
玉佩轻轻动了动,像是被说服了,那股“烦”渐渐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饿”。
这次不是模仿姜知微,而是它自己传递来的,很淡,却真切,像是在说它也需要“吃东西”?
姜知微愣了愣。
玉灵也会饿?它需要吃什么?她忽然想起山坳里的石碑,还有石碑旁清冽的山涧水。
“你是不是想喝山涧里的水?”她试探着问。
意识传来一丝“亮”的感受,比刚才“懂”月亮时更明显,像是被说中了心思。
姜知微心里有了数。
等明日李阿牛再来,让他帮忙打些山涧水回来试试。
她拿起药杵,继续碾剩下的甘草,心里琢磨着,或许玉灵需要的不是凡间的食物,而是那些干净的、有灵气的东西。
日头渐渐偏西,草棚里的光线暗了下来。
姜知微点亮油灯,昏黄的光把竹壁上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把最后一罐药材盖好,放在药柜最上层,又拿起扫帚把地上的药渣扫干净。
小桃提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装着两碗糙米饭和一碟炒野菜。
“姜姐姐,我娘让我给你送晚饭。”
她把食盒放在柜台上,眼睛好奇地往草棚里瞟了瞟,“李阿牛哥说你这儿药味可浓了,我闻着倒挺香的。”
“刚碾了甘草,所以有点甜香。”姜知微笑着打开食盒,“谢谢你和黄四娘。”
“谢啥,”小桃摆摆手,忽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姜姐姐,胡三姑说你这儿有玉灵?就是话本里写的那种,能显形,还能护着人?”
姜知微的脸有点红:“别听她瞎说,哪有什么玉灵。”
小桃却不信,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有!不然你怎么能提前知道杂货铺要塌?肯定是玉灵告诉你的!”
她顿了顿,又说,“要是真有,你让它也护着我点呗,我夜里总做噩梦。”
姜知微笑着没说话,把一碗米饭递给她:“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小桃接过米饭,却没吃,只是盯着姜知微胸口的玉佩看了会儿。
忽然说:“这玉真好看,上面的花纹像真的莲花似的。”
胸口的玉佩轻轻热了热,那道意识传来一丝“悦”的感受,像是喜欢听这话。
姜知微心里觉得好笑,这道意识还挺爱听夸奖。
两人吃完饭,小桃帮着收拾了碗筷,蹦蹦跳跳地回去了,临走前还回头说:“姜姐姐,要是玉灵显形了,记得告诉我一声!”
姜知微摇摇头,把油灯往竹柜台里挪了挪,拿起那本《姜氏本草》翻看起来。
书页上的字迹依旧有些模糊,她看得很慢。
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对着玉佩念叨一句,有时意识会传来点模糊的提示,有时则没有,像个时灵时不灵的先生。
夜渐渐深了,草棚外的虫鸣声越来越响,偶尔有晚风吹过,带着些凉意。
姜知微合上书,吹灭油灯,躺在竹榻上。
胸口的玉佩贴着心口,凉丝丝的,那道意识很安静,像是也累了,只在她翻身时,传递来一丝“稳”的感受。
她闭上眼睛,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药香。
草棚顶的茅草被风吹得沙沙响,像谁在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远处的河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还有镇上零星的狗吠声,混在一起,格外安稳
月光透过竹缝洒进来,在地上铺了层碎银。
药杵静静地立在石臼旁,抽屉里的符纸安安静静的,那道藏在玉佩里的意识,也沉入了浅浅的“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