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密统帝国小说,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密统帝国

作者:陛尊居士

字数:179448字

2025-08-14 08:00:16 连载

简介

小说《密统帝国》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陛尊居士”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米凡舒美丽,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密统帝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篝火里的课本与时间的刻度

米凡的赤脚踩在刚浇过水的水泥地上,凉意顺着脚心爬到后颈。校长带着二十多个村民堵在安置楼单元门口,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草帽或农具,像是在参加一场沉默的请愿。楼前的草坪被踩出几道泥痕,那只总跟着米凡的流浪狗夹着尾巴蹲在人群外,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鸣。

“凡儿,你不能拿前程开玩笑。” 校长的蓝布褂子被汗浸出深色斑块,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揉皱的招生简章,“宇宙科学院的大门,可不是谁都能敲开的。”

米凡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远处塔吊的阴影里。十五天前惶惑村遗址发生轻微震动时,他正是在那台塔吊的驾驶室里,用粉笔在钢板上推导 n 等分球体公式。“课本上的东西是错的。” 他重复道,声音不大却带着金属般的硬度,“牛顿说万有引力是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可他解释不了质量为什么能弯曲时空。就像有人告诉你河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河床是凹的,却不说河床为什么会凹。”

人群里响起窃窃私语。去年秋收时,米凡曾在晒谷场上用木棍划出轨迹,预言三天后会有台风经过 —— 那是县气象局都没能预测到的灾害。从那时起,这个十五岁少年的话在米家村就有了某种神秘的重量。

“对错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 村东头的木匠王老五蹲在地上,用手指抠着砖缝里的草屑,“我打了一辈子家具,直角尺量出来的 90 度,到你嘴里就成了‘球面的局部幻觉’,可桌子腿不按直角做,它就是站不稳。”

米凡突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他转身跑回三楼的家,再下来时怀里抱着一摞用麻绳捆好的书本,纸页边缘已经发卷。“校长说的对,要先拿到入场券。” 他把书本扔在空地上,从裤兜里摸出打火机,“但这些课本只能证明我能记住错误,不能证明我能发现真理。”

火苗舔舐着《高中物理》的封面,牛顿的肖像在火里扭曲成奇怪的形状。村民们惊呼着后退,只有校长往前走了两步。米凡看着火焰里升腾的灰烬,突然开口报出一串数字:“五个月零三天八小时二十五分九秒。”

“啥意思?” 有人小声问。

“距离高考的精确时间。” 米凡的指甲掐进掌心,“给我找齐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本,我会让你们知道,记住错误和推翻错误,用的是同一种脑子。”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头晕。校长让会计骑着电动车跑遍邻近三个安置点,三个小时后,米凡家的客厅地板上铺满了课本。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封面上画着红太阳,高中数学课本的扉页上写着前主人的名字,还有本被虫蛀过的《自然》课本里夹着干枯的三叶草。

姥姥端来的绿豆汤放在课本堆旁边,瓷碗边缘凝着水珠。米凡盘腿坐在中央,像个守着宝藏的国王。他翻书的速度快得惊人,手指划过纸页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偶尔会在某一页停顿半秒,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凡儿,慢点看,不急。” 姥姥往他嘴里塞了块桃酥,饼干渣掉在《初中化学》的元素周期表上。

米凡没抬头,咀嚼的动作却停了。“姥姥,你说水为什么是湿的?”

“水不就是湿的吗?” 姥姥把掉在他膝盖上的饼干渣捡起来,“就像石头是硬的,云彩是白的。”

“那是因为水分子在做布朗运动,而且它的表面张力能附着在物体上。” 米凡突然合上书,眼神亮得吓人,“但课本上说这是分子间作用力,却没说这种力从哪儿来。就像说风筝能飞是因为有线拉着,却不说风是怎么来的。”

十五天后的深夜,米家村的狗突然集体狂吠。正在厨房煮鸡蛋的姥姥看见米凡冲出家门,他身上还穿着睡觉时的蓝布褂子,赤脚踩在结着白霜的地上。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被拉长的惊叹号。

“外宇宙的单体人在说话!” 他的声音撞在安置楼的墙壁上,弹回来碎成无数片,“他们说运动的本质不是位移,是存在的自我复制!”

姥姥抓起棉袄追出去,却被姥爷拉住了。“让他喊吧。” 姥爷望着窗外那个狂奔的身影,烟斗在黑暗中亮起一点红光,“咱凡儿心里的东西太多了,得让他倒出来些。”

米凡在村子里跑了整整三圈。他跑过刚栽上的核桃树苗,跑过村委会门口的旗杆,跑过那片总被他盯着看的草坪。露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他却像感觉不到冷,嘴里反复喊着 “超光速不是速度,是维度的折叠”“黑暗是光的另一种形态”。

二楼的张婶把探出窗户的儿子拉回来,捂住他的眼睛:“别瞅,大哥哥在跟星星说话呢。”

当米凡终于停下来时,正站在小区广场的升旗台下。他对着月亮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天空。“我知道怎么去外宇宙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用 n 等分球体的曲率做导航,就像沿着苹果表面的纹路找果核!”

第一缕晨光爬上旗杆顶端时,米凡赤着脚走回家。姥姥把他拉进浴室,热水哗哗地浇在他身上,他却盯着瓷砖上的水痕发呆。“姥姥,你看这水洼里的反光,像不像咱们消失的惶惑村?”

“像,啥都像。” 姥姥给他搓着后背,毛巾擦过他肩胛骨时,他突然哆嗦了一下。

“我刚才跑的时候,好像摸到时间的形状了。” 他说,“是螺旋形的,像海螺。”

二、考场里的沉睡者与满分的悖论

高考那天的太阳毒得像要把地面烤化。米凡穿上了姥姥特意给他缝的蓝布西装,领口有点紧,勒得他脖子发痒。妈妈给他梳头时,桃木梳子第三次卡住,他却没像往常一样不耐烦,只是盯着镜子里自己的眼睛 —— 那里面映着窗外的云,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变形。

“凡儿,紧张不?” 爸爸把准考证塞进他西装内袋,手指在布料上按了按,像是在确认什么。

米凡摇摇头,突然问:“爸,你说 1+1=2,是不是因为宇宙不想让自己散架?”

爸爸张了张嘴,最后只说:“好好考,中午给你炖排骨。”

县一中的考点门口挤满了家长和学生。米凡站在人群里,一米八五的身高让他像根突兀的电线杆。有个戴眼镜的女生偷偷拍他,被同行的男生拉住:“别拍,那就是米家村那个能跟星星说话的怪人。”

进考场前,米凡在公告栏前停了五分钟。他不是看考场分布,而是盯着 “考生须知” 那页纸的边缘 —— 印刷厂裁剪时留下的毛边,在他眼里变成了某种复杂的曲线。

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我的科学梦想》。米凡写了不到三百字就放下笔,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监考老师走过来,看见他作文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图形,像被掰弯的莫比乌斯环,旁边写着 “宇宙没有内外,就像梦想没有对错”。

数学考试时,他提前一个小时交卷。收卷老师翻看他的答题纸,发现最后一道附加题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 “该题假设空间是平直的,故无解”,而前面所有题目都写满了步骤,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

最后一场考物理时,米凡在草稿纸上推导起 “宇宙因微子的几何构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脸上,他的睫毛在纸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停着两只蝴蝶。监考老师以为他在作弊,走过去一看,吓得差点把手里的水杯摔了 —— 那草稿纸上的公式,比课本上的还要复杂精密,有些符号她连见都没见过。

“同学,还有十分钟交卷。” 老师提醒道。

米凡猛地惊醒,迅速在答题卡上填完答案,然后把草稿纸叠成方块,塞进裤兜。“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吗?” 他突然问。

老师愣了一下:“因为地磁场啊。”

“那地磁场为什么会存在?” 米凡追问,眼神像探照灯,“地球自转产生的?那月球也自转,为什么没有磁场?”

交卷铃声响起时,米凡已经走出了考场。他站在教学楼前的香樟树下,看着考生们涌出来,听着他们讨论刚才的题目。有人说物理最后一道题太难了,有人抱怨作文没写完。米凡突然觉得很孤独,像站在一个没人能听懂他语言的星球上。

成绩出来那天,整个米家村都沸腾了。米凡以 700 分的满分位列全省第一,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到了邻近的所有安置点。校长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地来送喜报,红纸上的 “状元” 两个字烫得人眼睛疼。

米凡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录取通知书发呆。宇宙科学院的校徽在屏幕上闪着光,那个圆形的图案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磨过的石头。

“凡儿,笑一个啊。” 姥姥想把他的辫子重新扎一下,却发现他的头发已经长到腰际。

米凡转过头,眼神里有某种姥姥看不懂的东西。“姥姥,满分不代表正确,只是代表我比出题的人更懂他们的错误。”

三、院长办公室里的思维交锋

宇宙科学院的梧桐树叶在九月的风里沙沙作响。米凡穿着那身蓝布西装,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一栋玻璃幕墙的大楼前。阳光反射在玻璃上,晃得他睁不开眼,他却觉得这栋楼像一个巨大的透明容器,里面装满了等待被打破的规则。

接待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自称是院长秘书。“王院长正在等你。” 年轻人的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说你来了直接去顶楼办公室。”

电梯上升时,米凡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电梯为什么要匀速上升?” 他突然问秘书。

秘书愣了一下,笑着说:“这样乘客会感觉舒服些。”

“可地球在自转,在绕太阳公转,太阳又在绕银河系中心转。” 米凡的手指在电梯壁上轻轻敲着,“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匀速运动,就像永远不可能找到绝对静止的东西。”

王院长的办公室比米凡想象的要小。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宇宙星系图,书桌上堆满了书和文件,角落里放着一个老式算盘。院长王平米从书堆里抬起头,他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却像年轻人一样锐利。

“你就是米凡?” 王院长的声音有点沙哑,他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坐。”

米凡没坐,他走到星系图前,指着猎户座的位置:“院长,你们的星图标错了。这三颗星的距离不是 780 光年,是 782.4 光年,因为星际尘埃的折射率会影响测量结果。”

王院长放下手里的钢笔,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的?”

“我算过。” 米凡转过身,“用 n 等分球体的公式,把星际介质的密度也算进去了。”

王院长突然笑了:“说说你对考题的看法吧,听说你说 80% 的理科题都错了。”

“不是错了,是不完整。” 米凡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废纸上画了个圆,“比如数学最后一道几何题,假设空间是平直的,可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弯曲空间里。就像在球面上画三角形,内角和永远大于 180 度,可课本上说等于 180 度。”

他又画了个坐标系:“物理题里说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可宇宙中根本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每个原子都在受其他原子的引力,每个星系都在受其他星系的引力。所谓的惯性系,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计算创造的幻觉。”

王院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他没打断米凡,直到米凡说完,他才缓缓开口:“你想做实验室管理员?”

“是。” 米凡点点头,“我需要验证我的理论,不是做实验,是验证。”

“有什么区别?” 王院长推了推眼镜。

米凡拿起桌上的算盘,拨动了一颗算珠:“做实验是从现象找规律,就像用算盘计算,一步一步得出结果。验证实验是先有规律,再找现象证明,就像已经知道答案,只是用算盘验算一遍。”

他把算盘放回桌上:“大科学思维是先有理论,再有实验,理论指导实验。小科学思维是先有实验,再有理论,实验导出理论。这就像一个是从山顶往下看路,一个是从山脚往上找路。”

王院长突然站起来,他走到米凡面前,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你说大科学思维是‘我思故无我’,小科学思维是‘我思故我在’?”

“是。” 米凡的声音很坚定,“‘我思故无我’,是说思考的主体不是我,是问题本身。问题会引导思考,得出它自己需要的答案。‘我思故我在’,是说思考的主体是我,我决定思考的方向和结果。”

王院长突然抓住米凡的手,他的手指冰凉,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茧子。“那第一推力呢?”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在你看来,第一推力是自在的,还是存在的?”

“自在的。” 米凡看着王院长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宇宙自己推动自己,就像人自己会呼吸,不需要外力。宇宙因微子因几何象形结构上的等分而射力,因物理能动结构上的射力而等分,这就是第一推力的本质。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被推动的,它本身就是创造和推动的过程。”

王院长盯着米凡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把米凡拉到书桌前,“你看,这是我年轻时写的论文,关于宇宙起源的。”

米凡拿起论文,快速翻看着。上面的字迹潦草,有很多修改的痕迹,最后几页画着一些奇怪的图形,和他自己在草稿纸上画的很像。

“我研究了一辈子第一推力,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王院长的眼神有些恍惚,“直到刚才听你一说,我才明白,我一直想找到那个‘推动者’,却没想到宇宙自己就是推动者。”

米凡放下论文,突然跪了下去。“院长,我想拜您为师。”

王院长愣住了,他赶紧扶起米凡:“别这样,我可当不起你的老师。”

“您当得起。” 米凡的眼睛里含着泪,“在米家村,没人懂我在说什么。他们觉得我是天才,其实我只是个孤独的提问者。直到遇到您,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能听懂我的话。”

王院长看着米凡,突然叹了口气:“拜我为师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您说。”

“以后叫我爸吧。” 王院长的声音有些哽咽,“我这辈子没结婚,没孩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遇见你,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在等一个能和我讨论第一推力的儿子。”

米凡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想起了姥姥的桃木梳子,想起了姥爷的烟斗,想起了米家村的星空。“爸。” 他轻轻地叫了一声。

王院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眶也红了。“好孩子。” 他指着墙上的星系图,“从今天起,这宇宙的奥秘,咱们父子俩一起去解开。”

四、黑暗中的光与核电池的雏形

那天下午,米凡在王院长的办公室待了整整四个小时。他们从第一推力聊到宇宙起源,从几何难题聊到物理规律,王院长时不时会抓起算盘噼啪地算着,米凡则在纸上画着各种奇怪的图形。

“要验证你的理论,得先做实验。” 王院长放下算盘,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科学院的实验室你可以随便用,经费也不用担心,有个民间基金会刚给我们捐了一笔钱。”

米凡摇摇头:“我不要实验室,我想做实验室管理员。”

“为什么?”

“因为我要验证的不是一个实验,是所有实验。” 米凡的手指在桌面上画了个圆,“现有的实验设备都是基于现有理论设计的,用它们做实验,就像用尺子量尺子,永远跳不出那个圈子。我要从最基础的设备开始,重新设计实验。”

王院长想了想,点了点头:“可以。但你得答应我,同时完成学业。”

“我会的。” 米凡笑了,“不过我可能不会去上课,我会自己看书。”

离开院长办公室时,夕阳正透过玻璃幕墙照进来,把走廊染成了金色。米凡突然停下脚步,看着窗外的天空。“爸,你说光为什么会传播?”

王院长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天空:“因为光子在运动。”

“可光子为什么会运动?” 米凡转过头,眼神里有某种狂热的东西,“黑暗又为什么能容纳光?就像水为什么能容纳鱼,空气为什么能容纳声音。”

“你有想法了?”

“嗯。” 米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黑暗不是没有光,是光的另一种形态。就像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蒸汽也是。所谓的光谱,其实是黑暗的不同表现形式。”

接下来的日子,米凡成了科学院实验室的 “幽灵”。他总是在深夜出现,穿着一件蓝色的实验服,在各种仪器间穿梭。他很少和其他研究员说话,却对那些老旧的设备了如指掌。有一次,一个研究员的粒子对撞机出了故障,捣鼓了半天也没修好,米凡走过去,只调整了一个旋钮,机器就正常运转了。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旋钮的问题?” 研究员惊讶地问。

“因为粒子运动的轨迹告诉我,它们被一个多余的磁场干扰了。” 米凡的眼睛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粒子轨迹,“就像水流遇到了石头,会改变方向。”

米凡的第一个实验是关于黑暗的。他在一个完全密封的房间里,用特殊材料屏蔽了所有光线,然后用探测器记录房间里的能量变化。其他研究员都觉得他疯了,“在黑暗里能探测到什么?” 有人私下里议论,“难道能探测到黑暗本身?”

可米凡真的探测到了。当房间里的光线被完全屏蔽后,探测器上的数值反而升高了。“这说明黑暗里存在某种能量,我们之前以为的‘空’,其实是‘满’的。” 米凡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对王院长说,“就像水里的鱼,平时感觉不到水的存在,只有当水流动时,才知道水的存在。”

“这就是你说的色谱时空?” 王院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是。” 米凡点点头,“黑暗是斥力电性质色中微子的运动场所,当这些中微子发生逆时针自转时,就会产生我们看到的光。所谓的波粒二象性,其实是中微子在色谱时空里的运动轨迹。”

接下来,他们开始研究核电池。“要做超光速飞行器,必须有足够小、足够强的能源。” 米凡在黑板上画着核电池的结构图,“普通的核反应效率太低,我们需要引发质色因微子的裂变。”

“怎么引发?” 王院长问。

“用色谱时空的能量。” 米凡指着黑板上的公式,“就像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纸片,我们可以用特殊的装置聚焦色谱时空里的能量,让质色因微子发生裂变。这种裂变产生的能量,是普通核反应的千万倍。”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月时,出了点意外。那天米凡正在调试聚焦装置,突然一声巨响,实验室里冒出了浓烟。王院长冲进实验室时,看到米凡坐在地上,脸上黑乎乎的,衣服也破了,手里却紧紧攥着一块发光的晶体。

“成功了。” 米凡笑着说,他的牙齿在黑暗中显得特别白,“这是质色因微子裂变后的产物,能持续发光发热,能量密度是现有核电池的一万倍。”

王院长看着那块晶体,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好孩子。” 他蹲下来,拍了拍米凡的肩膀,“咱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叫‘米王 1 号’怎么样?” 米凡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就像我们的超光速飞行器一样。”

王院长笑着点点头:“好,就叫‘米王 1 号’。”

那天晚上,米凡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远处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像是在对他眨眼睛。他想起了米家村的星空,想起了姥姥的桃木梳子,想起了王院长刚才的笑容。

“我知道你在等我。” 米凡对着星星轻声说,“那个把人劈成两半的存在,那个等待我决战的声音。我会找到你,用 n 等分球体的曲率做导航,用质色因微子的能量做动力。到那时,我们就能好好聊聊第一推力了。”

风吹过实验室的窗户,带来远处的喧嚣。米凡握紧了手里的那块晶体,它的温度透过掌心传到心里,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他知道,属于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这个迷惑的年代,终将在他的追问中,露出清晰的轮廓。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