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星星保管人》小说章节在线试读,《星星保管人》最新章节目录

星星保管人

作者:凉山墨客清风

字数:91069字

2025-09-02 09:59:30 完结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青春甜宠小说——《星星保管人》!本书以林远余春晓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凉山墨客清风”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91069字,千万不要错过!

星星保管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陈大美女,又变漂亮了!”杨哲笑着和陈璐碰了下杯,目光随即落在李薇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打量和一丝兴趣,“这位是?”

“我最好的闺蜜,李薇,启明投行部的新锐美女分析师!”陈璐热情地介绍,“薇薇,这位是杨哲杨总,‘深蓝创投’的合伙人,眼光毒辣得很,投什么火什么!”

“杨总好。”李薇有些紧张地伸出手。

杨哲轻轻握了握她的指尖,一触即分,动作优雅得体,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李小姐?幸会。启明最近动作很大啊,你们张总还好吗?”他随口提起启明的高层,显得熟稔无比。

李薇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种场合,这种人物,对她而言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她努力维持着镇定,简单回应了几句。杨哲的谈吐风趣而富有见地,对行业动态信手拈来,偶尔抛出的犀利见解引得周围人频频附和。

他主导着话题,却又能恰到好处地把话头抛给李薇,让她不至于完全沦为背景板,但又始终在他的掌控之中。

陈璐在一旁适时地补充、夸赞,把李薇在学校里的优秀、在工作上的努力(当然,省略了熬夜的狼狈)都巧妙地包装展示出来。

李薇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精心陈列的商品,有些不舒服,但心底深处,又隐隐被这种来自“大人物”的关注和认可所吸引。

尤其是当杨哲听到她对某个新兴市场的看法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李小姐很有想法,比很多只会堆砌数据的分析师强多了。”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李薇的脸颊微微发烫。

酒会结束时,杨哲很自然地要了李薇的微信。“李小姐年轻有为,以后多交流,说不定有合作的机会。”他的理由无懈可击。

李薇犹豫了一下,还是扫了他的二维码。看着那个跳出来的、背景是深海游艇的精美头像,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

回去的地铁上,城市的霓虹在窗外飞驰而过,映照着李薇略显恍惚的脸。

陈璐挽着她的胳膊,兴奋地喋喋不休:“怎么样?我就说杨总这人不错吧?又帅又有实力!关键是人脉广!跟他搭上线,以后机会多的是!比你家那个只会对着电脑敲代码的闷葫芦强多了!你是没看见,刚才王总他们看杨总跟你说话那眼神……”

“璐璐!”李薇有些烦躁地打断她,“别乱说!林远他……他只是性格内向。”她为林远辩解,但语气却显得底气不足。

脑海中,杨哲在璀璨灯火下侃侃而谈、掌控全局的身影,和林远深夜在台灯下沉默专注的侧影,形成了鲜明到刺眼的对比。

一种难以言喻的落差感,悄然滋生。

“内向?”陈璐嗤笑一声,翻了个白眼,“薇薇,你就是太单纯!这年头,内向能当饭吃?能给你买爱马仕?能让你住滨江大平层?醒醒吧!杨哲这样的男人,才是现实!你看他对你多感兴趣?这种机会别人求都求不来!”

她凑近李薇,压低声音,带着蛊惑,“听我的,多跟他接触接触,没坏处!女人啊,青春就这么几年,得为自己的未来打算!难道你真想跟林远在那个破出租屋里耗一辈子?他那个搞技术的,撑死了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能有多大出息?根本配不上你的潜力!”

“配不上”三个字,像一根冰冷的针,狠狠扎进了李薇的心里最隐秘的角落。

她想起林远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想起他面对陈璐公寓时的不自在,想起他对自己抱怨和憧憬时那干巴巴的回应……陈璐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她一直压抑着的、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更高阶生活的渴望。

她没有再反驳陈璐,只是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光影,陷入了沉默。

——

林远的世界,在“夸父”项目即将迎来关键节点时,遭遇了第一波寒流。

先是市场部那边传来风声,公司最大的客户——一家国际制造业巨头,因为全球经济波动和自身战略调整,对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采购计划变得摇摆不定,甚至可能大幅削减订单。

紧接着,公司内部开始弥漫起一种紧张的气氛。

高层会议变得频繁而神秘,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传言说公司资金链紧张,有说竞争对手推出了性能更优越、价格更低的产品,还有更离谱的,说公司可能被并购甚至……裁员。

“磐石科技”虽然技术实力扎实,但毕竟不是行业巨头,抗风险能力有限。

这股寒意很快传递到了研发部门。老赵脸上的愁容越来越深,开会时脾气也越发暴躁。

“效率!效率!上面在催命!”老赵把一叠文件重重拍在桌上,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面工程师的脸上,“客户那边态度暧昧,我们这边要是再拿不出过硬的成果,拿什么去谈?

拿什么去争取预算?

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林远!你那关节模块的温升问题解决没有?实测数据什么时候能给我?”

林远抬起头,眼下是连续熬夜的乌青。他负责的驱动模块,在极限负载下存在温升超标的问题,这是影响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瓶颈。

他已经连续一周泡在实验室,反复测试、修改散热方案、调整算法参数,但效果始终不理想。

物理定律像一个冷酷的法官,他的每一次优化尝试,都似乎在逼近一个无法突破的极限。

“还在优化散热结构,算法也做了微调,但……效果提升有限。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散热材料的选型,或者……”林远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和疲惫。

“没时间了!”老赵粗暴地打断他,手指几乎戳到他的鼻尖,“重新选型?重新设计?你知道这要多久?要多少钱?上面只给最后两周!两周!我要看到稳定运行、温升达标的数据!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做不到,整个项目都可能被砍掉!到时候,大家都喝西北风去!”

冰冷的威胁像一盆冰水浇下。

项目被砍?

那意味着他近一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意味着团队的努力化为泡影,更意味着……他那赖以生存的“平常生活”可能瞬间崩塌。

林远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胃部隐隐作痛。

他默默地点了点头,不再争辩,转身又扎进了冰冷的仪器和令人头疼的数据里。实验室的灯光惨白,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布满血丝的眼睛。

他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些拼命刷题的夜晚,只是这一次,压在他肩上的,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希冀,而是随时可能倾覆的现实重压。

口袋里那颗“晚霞”玻璃珠,贴着他的皮肤,冰凉依旧,却再也无法像童年时那样,给他带来一丝安定的暖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