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苏苏苏月”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贾欢贾宝玉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288967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那就听姐姐的。”
贾欢浅浅一笑,仿佛方才那个冷峻之人并非是他,这让在场的众姐妹都放下心来。
贾琏、贾珍等人慌忙拭去额上冷汗,不敢与贾欢目光相接。
女眷之中,秦可卿眼眸微亮,或许自己的心事可以向三叔叔倾诉,他说不定能帮上忙?
经贾探春一番安抚,贾母便命丫鬟将王夫人带了下去,场面再度热闹起来,仿佛方才的风波从未发生——这便是高门大族的行事,再难堪的事也能顷刻遮掩。
“对了,我打算把姐姐妹妹们接过来住,还有我母亲赵姨娘。”
贾欢说道。
这话一出,众人都怔住了。
只见厅堂之中,贾欢端坐饮茶,神色倨傲地说道:
“再让姐姐妹妹们住在那头,我不放心。”
贾政闻言面露窘迫,却也不敢训斥这个儿子。
毕竟他们多少有所耳闻,贾欢从军时,王夫人竟暗中派人欲加害于他。
贾政也曾勃然大怒,只等回去便要惩治王夫人——无论如何,那也是他的儿子,岂容一个愚妇谋害?
贾母沉吟片刻,对贾欢说道:
“倒也不是不可,只是老身舍不得这几个丫头。”
“两府本就相邻,不如在隔墙上开一道廊道,连通两府,如此不出门也能往来?”
贾母这是提出了条件,用意自然是希望贾欢与荣国府人多加亲近——若总是从正门出入,终究显得生分。
贾欢思量一番,虽不太情愿,却也只能应下。
“那就这么办吧。”
目的达成,贾母顿时喜形于色。姜还是老的辣,她已看出贾欢对姐妹们的真心关怀。
让她们住在此处也好,常与贾欢往来,日后贾府若有事,看在她们的情面上,贾欢总不会袖手旁观。
贾欢嘴角微扬,贾母的心思,他岂会不知?只是他并不在意。
见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神色犹豫,贾欢又含笑开口:
“宝姐姐、林妹妹、湘云妹妹,都可来此长住,侯府宽敞,后院院落任你们挑选!”
贾欢语气爽朗,三女听了,脸上皆现喜色——她们也渴望与贾欢亲近,感受那份安稳。
只是这份亲近,不同于三春与贾欢的情谊,因而羞于开口。
不想贾欢竟主动相邀。
“多谢三哥哥。”
贾宝玉目睹此景,眼中满是妒意与哀戚。
于是,除赵姨娘外,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连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都在侯府后宅各自选了一处院落。
此处任意一座院落,皆不逊于荣国府中王夫人等人的居所,难怪王夫人会心生贪念。
她们欢欢喜喜地回去,领着丫鬟收拾行装。
“林妹妹,这里不好吗?你何必去那侯府?”
贾宝玉急切问道,怎么转眼之间,姐妹们都往侯府去了?
林黛玉一怔,不解地望向贾宝玉。
“三哥哥也是我哥哥,二哥哥这里住得,他的侯府我就住不得?”
林黛玉果然口齿伶俐,一句反问便叫人无言以对。
贾宝玉勃然大怒,林黛玉的院子与他仅一墙之隔,几步就能走到。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搬到侯府后宅去住?
要知道贾欢那边只有赵姨娘一位长辈,侯府宽敞,除了请安,平时几乎见不到人。
那岂不比这里舒坦?偌大的贾府,丫鬟仆人成百上千,处处拥挤。
“林妹妹都走了,我还要这玉做什么?”
贾宝玉猛地扯下脖子上的玉,往地上摔去。袭人吓得扑上去,用身子护住玉。
丫鬟仆人们个个惊慌,林黛玉更是脸色发白。她想起初来贾府时,贾宝玉也曾摔过一次玉。
那次阖府震动,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没想到如今两人这样亲近,他竟又做出这样的事,难道不知他摔玉时,遭殃的都是身边人?
事情到底惊动了贾母。荣禧堂里,贾宝玉蜷在贾母怀中哭个不停,哪有一点男儿样子?
林黛玉则缩在一边,眼圈通红。此时为了安抚贾宝玉,显然没人顾得上她。
旁边三春等人轻声劝慰,薛宝钗等人毕竟是外人,更不敢多言。
“三爷来了!”
这时贾欢掀帘而入。
他一眼看见红着眼落泪的林黛玉,又看向缩在贾母怀里的贾宝玉。
“哼,宝二哥这是吓唬谁呢?”
贾欢一句话,让贾母心头一跳。
只听他毫不留情地继续说:
“动不动就摔玉,下人何辜?真当你那玉是什么稀世珍宝?”
“男儿的体面与地位,都是自己争来的!”
“文不成武不就,在这儿耍什么威风?”
贾欢一声冷喝,满堂霎时寂静。
贾母面露怒容:“欢哥儿!”
贾欢却不以为意,只随意摆了摆手:
“老祖宗别恼,我就是看不惯,说两句罢了。他怎样,与我无关。”
说完,贾欢走到林黛玉面前,脸上的冷意悄然消散,心中轻叹,转而露出微笑:
“林妹妹,我亲自送你去侯府,看谁敢乱嚼舌根——本侯撕了他的嘴!”
贾欢话音落下,目光扫视全场,除了贾母,没人敢与他对视。
林黛玉心头猛地涌起一阵强烈的安稳。自从离开父亲林如海,她再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一时之间,她哭得更凶了,却是因感动而落泪,倒让贾欢有些不知所措。
最终,贾欢亲自来接,林黛玉等人搬进了侯府。两府间的走廊已经打通,景致清雅。
望着姐妹们的背影渐远,贾宝玉心头一阵刺痛。可想到贾欢那冰冷的眼神,他此刻不敢再摔玉了。
他心里暗暗嘀咕:
“怎么就不管用了?他怎么就不怕我摔玉?”
显然,贾宝玉就像后世那些耍赖的孩子,一遇事或想得到什么,就哭闹撒泼。
只不过别的孩子是打滚,他是摔玉。从前这招屡试不爽,如今却撞上个硬茬,连贾母也管不住。
“唉……”
贾母长叹一声。这欢哥儿已是势不可挡。他们这次用尽方法试探,亲情、宗族、大义,统统没用!贾欢根本不吃这一套!
他是侯爷,是皇帝的宠臣,手里还握着兵权,无所畏惧!
“倒和当年的国公爷一个样。”
贾母心中暗想。无论是初代两位国公,还是后来的贾代善,都不是寻常人物。那时所谓的后宅纷扰,根本掀不起风浪。
国公爷一旦动怒,便会毫不留情地责罚。即便是她当年,也绝不敢高声言语,那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看着怀里颤抖的宝玉,再想起方才强势逼人的贾欢,她心里更加难受。
宝玉虽合她心意,可贾欢才更像一家之主该有的样子!
侯府内院,贾欢望着眼前一众女子,含笑不语。
他其实并无他念,只是纯粹希望姐妹们能过得更好。
荣国府表面风光,可那里终究是贾宝玉的天下!
贾宝玉要什么有什么,金银不缺,可这些姐妹每月领的份例却是定额的,还常被府中老仆暗中克扣。
比如她们用的胭脂水粉,贾欢从赵姨娘那里得知,都是些寻常之物!
所以贾府不过金玉其外,内里早已衰败。
“往后各位姐姐妹妹就安心住下,整个后宅都是连通的。”
“我还安排了十名女亲卫看守,任何外男不得擅入。”
贾欢如此说道。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是规矩,也是避嫌,亲兄妹也不例外!
而贾府却全不讲究,甚至本不该男子踏足的地方,贾宝玉却来去自如,住处竟还与林黛玉仅一墙之隔?
这怎么行?若让林如海知道,怕是要立刻赶回京城!
三春等人尚不明白,唯有薛宝钗、林黛玉和史湘云心里清楚。
她们不像三春那样困于内宅,多少知道些世情规矩。
林黛玉原以为是祖母疼爱,才让她住在贾宝玉隔壁,此时一想,脸色顿时发白——这事若传出去,她的名声该怎么办?
贾欢见林黛玉受惊,连忙宽慰:
“妹妹别怕,如今已无妨。你们既住进侯府后宅,没人敢多嘴。”
说罢,贾欢便告辞离开。毕竟男女有别,即便是亲人,也不宜久处。
薛宝钗见贾欢行事有度,不由感叹:
“真男儿,正该如此!”
众人听了,都想起方才的宝玉,默默叹息。
终究是兄妹情深,大家并未动怒,只是心里对宝玉的不争气感到失望。
紫鹃望着这气派的院落,欢喜地对林黛玉说:
“姑娘,这院子真好!比从前住的那里强多了。”
其他姑娘也含笑点头。这里到底是亲王府邸的规制,怎会不好?
正说着,一个丫鬟端着一盘东西走了进来。
“这是什么?”
众人都不认得这丫鬟,她是皇上所赐,从皇庄里挑选来的。
“回各位姑娘,是侯爷吩咐的。”
“侯爷说,各位姑娘是侯府的贵女,往后万不可委屈了自己。”
说完,丫鬟掀开托盘上的盖布,只见上面银票成叠,金银闪烁。
“呀!”
姑娘们何曾见过这般场面?
薛宝钗、林黛玉家中虽富,但身为女眷,身上从不会带太多银钱。
而林黛玉带来的钱财都被王夫人收去,在贾府时每月只能领固定的月例。
“侯爷说,这些银票和金银是给各位姑娘的月例,往后需要什么,可随时带着女亲卫去京城里自买。”
“切莫失了侯府体面,要买就挑顶好的,莫要委屈自己。”
这丫鬟口齿果然伶俐,将贾欢的意思传达得清清楚楚。
姑娘们听了无不感动,史湘云更是如此。她家中贫寒,连她和婶娘、妹妹们都得靠做针线活贴补家用。
如今贾欢待她们这般体贴。
乍一看,每位姑娘至少得了一百两银票,外加不少金银豆子!
“这、这未免太多了吧?”
贾探春脱口而出。她们在荣国府的月钱,左右不过二两银子,如今竟直接翻了几十倍!
毕竟在贾府看来,姑娘们既不用出门,也无须应酬往来,自然用不着太多月例。
丫鬟想了想,终于记起侯爷的嘱咐:
“侯爷说,姑娘家要富养,免得日后见了什么都觉得新鲜,被人哄了去。”
众人听了这话,都掩嘴轻笑,笑声久久不绝。
“对了,我们当真能出府吗?老祖宗那边……”
林黛玉迟疑地问道。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不能随意出门,即便外出也得乘坐马车。
贾母向来不许家中姑娘外出,如今贾欢却应允了她们。
正说着,贾欢缓步走来。他方才去安排女亲卫的事宜。
按制,百名亲兵可配一名亲卫,性别自选。因此六十名亲卫中,他挑了十名女子,专司后宅护卫。
“这里是侯府,与别处无关,无人敢妄加议论。”
贾欢笑着说道。姑娘们个个心生欢喜,目光崇拜地望着他。